孙茂东事迹材料
孙茂东,一个地地道道的渔家汉子,一个村民眼中不辞辛劳、执着前行的带头人、领路人,他的梦想朴实而厚重:实现全村共同富裕,使渭河村鱼肥鸭壮、苇绿荷翠、莺歌鹭飞、村民幸福、欣欣向荣。自2002年担任渭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以来,他全身心投入到村庄发展、服务村民中,十余年如一日践行着“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用自己的爱岗敬业、辛勤工作赢得了大家的称赞和尊重、信任与支持。近年来,孙茂东先后荣获山东省劳动模范,齐鲁乡村之星,省、市优秀村民委员会主任,市优秀农村党组织书记、县“十佳村党组织书记”等荣誉称号。2015年4月,他又被光荣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夯基石筑基础,履职尽责当好带头人
“微山湖上有渭河,党的工作经验多,船行千里心向党,不惧征程有风波”。2009年,原中组部部长张全景到渭河村参观指导工作,并即兴赋诗一首对渭河村党建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2002年,渭河村全村党员群众推选了懂经营、会管理、善致富的孙茂东担任村支部书记。在群众的期望中,孙茂东毅然卖掉了生意正好、来钱正快的水上运输拖队,投身到建设和管理渭河村的事业中。“作为一名村干部,即要像足球场上的守门员,能守住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又像个船上的舵手,成为群众的风向标,带领群众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孙茂东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工作中,他经常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认真研究渭河村党建工作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方法。按照加强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的要求,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村党支部议事、党员发展票决等制度;坚持村级重大事务“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实行民主决策、阳光运行,结合村民多数散居在大湖深处的特点,采取流动公开船的方式,把村内党务和政务情况及时通报到广大村民。根据本村从事水上运输业党员数量较多的实际,每年7月1日建党节都要举行全体党员大会,并按照管到位、服务好的思路,创新“三建四联五帮”管理模式(三建,即建立管理服务网络、流出信息档案、教育培训机制;四联,即专人联系、证卡联系、定点联系、网络联系;五帮,即帮助理顺组织关系、解决生活困难、解除思想困惑、促进素质提升、处理维权事宜),建立流动党员QQ群,在运输船队上设立流动党员活动室,有效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同时,还充分发挥流动党员致富信息多,交际面广的特点,让他们为家乡发展出谋献策,在千里运河之上实现了流动党员离家不离党,船行千里不迷航。这些做法,得到了中组部和省市县委的充分认可。2006年、2008年,渭河村党支部两次被山东省委授予“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11年,渭河村被中组部确定为全国党员教育基层联系点;2012年,被中组部授予“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抓发展强经济,壮大集体当好领航员
渭河村,坐落于微山湖腹地,紧紧依偎着连接京杭运河航道的渭河河道。一直以来,渭河村就有不少村民从事水上运输,原来多数使用的是水泥船,吨位小、市场竞争能力差,安全性差,多数村民由于缺乏资金,无法购买新船,扩大经营规模,村民的收入受到影响。在孙茂东带领下,村“两委”一班人积极帮助村民以村里的名义担保贷款,为村民跑资金、手续。但是,由于村里从事运输的驳船和拖头越来越多,而又不成规模、较为零散,产生了运费结算不及时、安全生产水平低等问题。一些村民常常向孙茂东诉苦,针对这种情况,作为“当家人”孙茂东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何保障大家的权益成为了搁在他心中的一根“刺”。2002年,在他担任支部书记后不久,经过多次调研,他便和其他村 “两委”同志并召集村民代表进行研究,决定以村集体名义注册成立微山县兴渭航运公司,把在外从事运输的村民纳入到航运公司的管理中来,这样既增强了公司在航运业中的竞争力,又能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航运公司成立后,村民们理所当然的推举他当公司总经理。但孙茂东宛然拒绝了,他说:“成立航运公司是为了全村的发展,这是一个村支部书记应尽的责任,专业的事情应交给专业的人管理,只有这样公司才能发展壮大”。就这样,兴渭航运公司选聘了专业经理人,而孙茂东则被聘为航运公司“荣誉”职工。无论是村庄发展,还是集体事业,他都尽心竭力、尽心尽责,发挥自身能够统筹全局、协调各方的优势,收集航运信息、联系货源客户、咨询法律维权,为航运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动力支持。后来公司走上了正轨,村民抱团发展,搞运输,合法权益得到了保证,孙茂东心中的“刺”拔掉了,他的脸上重新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目前,兴渭航运公司拥有运输吨位近16万吨,拖头26条,年收入2000余万元,村集体按照船只吨位收取管理服务费,每年增加收入10万多元。
作为一个典型的渔业村,渭河村有广阔的大湖水面,也有原生态的湿地景观、淳朴的渔家文化,发展渔业养殖和生态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过去渭河村村民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下罱、下网捕鱼维持生计。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孙茂东自费到阳澄湖等地学习,大胆尝试引入了“虾(南美白对虾)蟹(中华绒螯蟹)混养”技术。在当时,对于长期适应渔业捕捞的渔民来说,养殖河蟹是十分陌生的,更别说虾蟹混养了,孙茂东这个举动不亚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孙茂东明白群众的疑惑,解释是多余的,干好就是最有力的解说。他先带头试验,养给村民看,带着村民干。就这样,虾蟹养殖产业一点点发展壮大起来,群众看到了收益,坚定了发展养殖业的信心。目前,全村虾蟹混养面积已发展到7000余亩,仅此一项,村民人均纯收入就增加6000余元。在引导村民发展渔业养殖、壮大水上运输的同时,孙茂东积极响应上级党委、政府号召,带领渭河村闯入一片未知的发展空间---旅游。经过近五年的努力,事实再一次证明渭河村群众的选择是正确的,旅游业正成为渭河村最具有潜力的新型业体。独具北方渔乡风情的渔家水街景区,填补了微山湖民俗生态旅游的空白,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山东省旅游特色村”。
用真情换真心,服务群众当好勤务兵
大运河上,湖西航道,一般千吨驳船搁浅,一筹莫展的船主立刻想到一个人可以帮他,当即打电话向他求助。很快,一艘快艇载着几个人疾驶而来,其中一人在不停地打着电话,他就是渭河村党支部书记孙茂东。1个小时后,邻近的江苏铜山县挖掘机作业船赶到,2个小时后,驳船脱离搁浅区域正常运行。
2012年,孙茂东被县委授予“十佳村党组织书记”称号,获得1万元奖金。想到村里有很多孩子没有穿过像样的校服,孙茂东一分不少的把奖金捐给村里的学校,给学生们添置了120套春秋两季校服。
十余年来,孙茂东怀着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砥砺前行,在为村民服务的大道上一往无前。他总结到:“只有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为群众多办实事,办好事,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群众才能拥护你。”2012年初,全县集中开展渔业养殖污染防控工作,大面积压缩大湖圈围面积,为了消除靠养殖发家致富群众的抵触情绪,孙茂东带领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不厌其烦讲政策、说道理。让群众了解压缩圈围面积既是为了维护大湖生态,也是为了规范养殖、提升效益。对于养殖面积减少多的渔户,村“两委”积极与他们沟通交流,扶持他们发展旅游业,尽量减少群众的损失。在村“两委”的耐心工作下,乡亲们最终舍小家顾大家,纷纷退围还湖,全村上下未因为减少圈围面积而引发一起上访事件。作为土生土长的渔家子弟,孙茂东对渭河村每家每户的情况都了如指掌,谁家有什么困难,他能第一时间知晓,谁家有什么急事,他能在别人前面赶到。“有困难找茂东”成为村民的口头禅,他用自己的爱岗敬业之心换来了群众对他的信任和支持,用自己的真诚付出赢得了大家的称赞和尊重。在2014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他以全票再次当选渭河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当一任村官、兴一方事业、建一方文明,上不愧党、下不愧民。”铿锵有力的承诺回荡在大湖深处,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新渔村正悄然展现在微山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