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十佳农民”2017年度资助项目遴选 > 全国十佳农民

最美“农妇”唱响最美岩博致富歌——余留芬事迹材料

日期: 2017-09-07 15:33 作者: 来源:农业部人事劳动司 【字体: 打印本页

  余留芬,贵州省盘县淤泥乡岩博村党委书记。

  余留芬刚从邻村嫁到岩博村来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每天除了照看家务还要干很多农活,日子过得很艰辛。直到她成为了两个孩子的母亲,每天在照顾两个孩子的同时还要到几公里以外的土地里去干农活,作为一个善良的母亲,她不忍把两个孩子放到家里,就一前一后的把两个孩子背到山上,下山的路很崎岖,背上的背篓也压得她直不起腰来,两个孩子不能同时背下山来,无奈的她只能挖一个土坑把小儿子放到坑里,慢跑着回家放下背篓和大儿子,再跑回去背小儿子回家,这样一来一回,一公里多的路程变成了五六公里。生活的重负让余留芬思考着要换一种活法。接下来余留芬开始放下手中的锄头,尝试开起了小餐馆、照相馆、岩博村小超市,生意一天比一天好,日子也慢慢变得好了起来,余留芬家成了岩博村首先富起来的人。

  2000年岩博村的村支两委多次找到余留芬,希望她出任岩博村的党支部书记,起初她很犹豫,全村900余人,人均年收入还不到800元,村集体经济为0,这是一个想也不用想的重担子。思考再三后,余留芬觉得自己先富起来了,但是却没有实现人生的价值,岩博村是自己的家,如果可以,就算用尽毕生精力也要将它发展起来,她说:一个人富起来不算富,全村人富起来才算富。一句简单朴实的话语,成了这个农村妇女一生的誓言。

  2001年党龄3个月的她被推选为岩博村支书,这是岩博村开始发生改变的一年。余留芬当上村支书以后,马不停蹄的就为岩博村的发展策划起来,余留芬在上任的第一天就决定召开村民会,在村民会上余留芬向村民代表们宣布了岩博村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要修一条通村公路,话音刚落便引起了现场一片哗然,村民们十分怀疑,当时的岩博村村民年收入不足800元, 如果要修路,还要赔上土地跟树木,村民的心里是不接受的,余留芬当即决定连续召开三天的村民会,白天开会,晚上余留芬就带领村干部到各家各户进行走访,村里的路泥泞崎岖,每一个晚上她至少都要去到十多户人家,回到家时已经累得头晕眼花,但这却更加坚定了她要为村里修路的想法。村民会的最后一天,余留芬当即拍板,就是用手刨也要把路刨出来,随即余留芬毫不犹豫的垫出了自己的所有积蓄4万元钱,还每天挨家挨户的做通搬迁户的思想工作,终于,岩博村的全体村民行动起来了。修路工程队里,余留芬成了最忙碌的人,她忙着记录材料、施工进度,还要从3公里以外的乡政府背来几十斤施工用的材料,她总是最早来最晚走的人。一个冬天过去了,一条4公里长的通村公路终于建好了,随着鞭炮声响起,两辆拉着10多吨煤的大货车进村了!现在说起这件事来,村民们都竖起大拇指说:我们确实佩服余支书,要不是当年她的决定,我们还一辈子被封在大山里面。

  路是修好好了,可是要想真的帮村民富起来还要走其他路。这时余留芬开始琢磨起了村里那片1480亩的林场,一大片茂盛的林场因外包管理不善导致林木经常被盗,承包商急于转出。当时只有初中文凭的她仔仔细细的算了一笔经济账,看到了林场的潜力,随即决定赎回林场作为岩博村发展的突破口。余留芬当即找来村干部商量,但是如果要承包林场,村集体要付给承包方23万,这对于一个村集体经济为零的贫困村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那么大一笔钱,从哪里来?余留芬左思右想,决定去找煤矿借钱,一个如此贫困的山村,一个没有经验的女支书,一个还没有实权的林场经营权,没有一个煤矿相信他们有能力还钱。但余留芬任不放弃,跑遍了方圆十多公里,余支书四处找煤矿借钱的事已经传得满城风雨,有些煤矿甚至连门都不开,余留芬一次次失望而归,但在走到第13家煤矿时借到了5万元钱,这重新燃起了余留芬的斗志。但是这5万元钱对于23万的巨款来说还只是杯水车薪,办法想尽了,余留芬决定借高利贷!村干部一听都惊呆了,高利贷哪里是岩博村能够承受得起的?为了打消村干部的这种想法,余留芬用了最简单的办法,带村干部上山数树。从早到晚数了三个山头,数到将近五分之一面积的林场时,木材的价值就超过了23万元。这让大伙摆起手来,让村干部不得不再一次对余留芬的眼光竖起大拇指。林场赎回来了,第一次间伐就获得了8万元的利润,第一笔属于岩博村的收入写进了岩博村委的账本里。随后,用林场作抵押的贷款一笔一笔的贷进岩博村,岩博村休闲山庄建起来了,煤矸石砖厂建起来了,小锅酒厂建起来了,养殖场建起来了,火腿加工厂建起来了。

  随着产业的不断建成,岩博村不断发生着变化。2005年岩博村投资建设了560平方米的办公大楼,结束了岩博村村支两委没有办公场所处处打游击的历史。村里逐渐发展起来,村民的收入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每每提起林场的事,余留芬都会说:岩博的发展都是靠这片林场给我们带来那么多好处。这是一个农村女支书最朴实的感恩。

  随着岩博村的逐渐发展,余留芬这个有勇有谋的女支书让这个贫困的山村平添了几分自信。接着村民们要打通串寨公路,工程进行到20公里左右时,余支书不慎在工地上摔成了重伤,当时情况紧急,村里马上把余支书送到了县城里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当时诊断为腰椎粉碎性骨折,医生说:腰椎上的损伤很严重,以后要想站起来,恐怕很难。听到这个消息,对余留芬的家人和岩博村的村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村民们拉着医生的手说:无论如何,再难都请你们请救救我们的好支书啊!住院期间淤泥乡政府及岩博村村民们都陆陆续续的都到医院看望余留芬,并满含热泪的对余留芬说:我们要你回来,你永远都是我们的家人,我们离不开你。听到这一席话,余留芬顿时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有了收获。

  所谓吉人自有天相,余支书的手术非常的成功,但是医生一再告诫必须卧床休息3个月以后才能下床行走,否则恢复不好就有瘫痪的危险。可是到第38天的时候,余留芬的身影就出现在了村里。原来岩博村出大事了!岩博村村民与煤矿矿主的矛盾在余留芬住院期间愈演愈烈,最后两方胁持不下,就要在煤矿里动手了。村里的干部一时没了头绪,就打电话给余留芬,听到这个消息,余留芬不顾家人和医生的反对,火速赶到了现场。到现场后余留芬强忍着腰伤第一时间冲到中间去对矿工说:你们要打就先打死我,打死我以后再打村民。或许是被这位女支书的坚强和魄力所折服,所有人的手都放下来竟没有人敢再动。通过沟通,矿方承诺让岩博村组建三个车队进行煤矿的拉运,岩博村半数人家120辆货车有了稳定的收入,自此矿村关系一直很和谐。余支书在那一刻为村民挺身而出,画下了自己村支书生涯的一笔浓墨重彩。

  岩博村的不断发展,给余支书带来越来越多的工作。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她,在踏入支书生涯起便没有时间履行家庭的责任,在两个儿子和岩博村最重要的成长阶段,她的所有都给了岩博村,能给孩子和丈夫的关心和陪伴越来越少,家庭矛盾渐渐突出,面对工作和家庭的矛盾,余支书整夜整夜的失眠过。十年来,她的一切都献给了岩博村,提到家庭的时候她的言语里都会满是酸楚。村民们都知道了余支书的情况,只要余支书在村里的时候,每家每户村民都把余支书当做亲人一样照顾,每家每户都是余支书的娘家,村民们温暖的关系和真挚的信任让余支书的心渐渐灿烂了起来。

  2008年余留芬振作精神,带领村民投资186万元在村里建起了生态养殖场,现代化的养殖技术让岩博养殖业不断发展,与此同时岩博村的煤矸石砖厂、小锅酒厂、生态农庄的效益也不断提高,彻底改变了岩博村传统单一的生产模式,村民家家盖起了平房,开起了小汽车。村集体经济由0跃升到了800万余元,翻开岩博村村委账本,余留芬脸上满是盖不住的喜悦。岩博村这几年一路走来的过程并不顺利,是什么支撑着她放弃自己的事业、家庭不顾一切的投身到岩博的发展中?余支书说:因为在这过程中我感觉村民他们相信我,喜欢我,做到这个份上,我体会到了人生的价值。村里养殖业发展的正红火的时候,村里的养殖大户袁会英家的一万多只鸡感染了霍乱,正当袁会英一筹莫展的时候,闻讯而来的余支书让袁会英科学的掩埋了所有的病死鸡,强调宁愿损失多一些,也不能让这些鸡肉流入市场,并用自己的积蓄帮助她渡过了难关,提起这件事袁会英总会满脸感激的说:是余支书帮我渡过难关,也让我有了坚持下去的力量和勇气。余支书诚信经营、不怕困难的精神一直感染着每一位岩博村民。

  2013年岩博村的不断发展并没有让余支书停止前进的步伐,看到了酒业的发展潜力,为了快速推进岩博酒业的建设,她用自己的所有财产作抵押到银行贷款出来,然后再将贷款分配给岩博村的人民群众,并为群众承担了所有的风险,提高人民群众入股酒厂的积极性。并在她的多方协调和努力下,盘江煤电集团、盘县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入股了岩博酒,并积极邀请了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季克良先生担任岩博酒业的技术顾问,并努力办到了岩博酒业的生产许可证,从而壮大了岩博酒业的发展力量。现岩博酒业总投入资金1.5亿元,年生产能力5000吨、可解决就业人数300余人,预计于2017年7月可新三板挂牌上市,2016年她积极努力争取了计划投资3.2亿元的彝人谷旅游项目,现已投入资金1.2亿元,基础设施建议已基本完成。动员全村人民群众以“三变”改革为契机,全部参与项目入股。

  余留芬在带领村民致富的同时也用一个农村妇女的关心着每一位她的“家人”。岩博村农户谢胜利因向银行贷款40万元而无力偿还,为了帮助他还贷款,同时为了维护岩博村的信誉,她自己借40万元帮助其还了贷款。另外岩博村农户王综万因贷了2万元的小额贷款,无法偿还时,她自己无偿给了他2万元帮助他还了贷款。余留芬说:当看到村民的困难时,就像看到了家人茫然无助的眼睛。

  当得知村民肖本玉得直肠癌后,余留芬亲自开车将其送往云南省肿瘤医院治疗,现肖本玉已基本康复。当得知村民肖本正得胃癌而四处求医无效后,她到处联系医生为其救治,四处打听医疗信息,帮助村民渡过难关。本村村民许胜利因在外创业失败,回到家后,一贫如洗,并负债累累,孩子上学的费用都无法支付时,余留芬借给他5万多元,帮助其孩子完成了学业,还帮他搞了养殖,并开办起了岩博村春雨山庄,许胜利把这件事时时刻刻的记在心中,提起余支书,这个坚强的农村汉子里眼里满是泪水。一个个鲜活的感人事例,在岩博、在淤泥、在盘县都在传扬、都在感动、都在孕育。岩博村的村民时常逢人便说,余留芬同志是他们的好支书,有困难地方就有她的身影,要帮助时候就有她的出现,她始终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真心实意为百姓解难事、做好事,是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但在家庭里她却是一个没有尽好责任的母亲和妻子,每每想起这些,余留芬都会悄悄掉下泪水。

  自2001年担任岩博村党组织书记以来,将岩博村带入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200元、集体资产达5800万元、集体经济积累达470余万元的先进村、文明村、示范村、小康村。

  现在已然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党的十七届、十八届代表的余留芬依然保持着她最初要实现人生价值的朴实梦想,她就像那山村里唱出的歌谣质朴而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