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跨区机收

山东菏泽市牡丹区召开农机跨区作业中介组织代表座谈会

日期: 2009-07-29 09:08 作者: 来源: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在今年的“三夏”农机跨区作业中,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各类农机跨区作业中介服务组织发挥了突出作用。为进一步推动跨区作业中介服务组织管理再上新台阶,7月21日,区农机局组织召开了由局领导、分管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和23名各个层次的跨区作业中介组织的代表参加的座谈会。
 
  座谈会上,各位代表详细交流了今年他们在做中介服务过程中,如何保障作业时间、丈量作业面积、协商作业价格、认定作业质量标准、创造良好作业环境、确保作业安全等中的经验做法和感受。全区23个中介服务组织,260多名中介人员经过培训后上岗,共联系安排外来作业机械670多台、驾驶操作人员2010余人,累计机收小麦36万余亩,创收18万余元。沙土镇大李庄行政村中介服务人李玉果今年领接了安徽太和县4台联合收割机,12名驾驶操作人员,对他们的吃住、作业地块的安排、转场移机都提前做好计划,同时根据实际情况作另行调整,作业面积据实仗量而算,当地群众感觉面积有出入不情愿付费的,李玉果就先安排机械到其它地块作业,自己与群众交涉处理,晚上下班后如数交给车主。太和机手孟祥起激动地说:“这里的作业环境就是好,老李哥把一切都安排的妥妥当当,纠纷处理及时得当,我们收麦多,省心省事,跟在家没什么两样,十分的满意”,表示明年还多联系几台机子一块来。良好的中介服务有效缓解了联合收割机供需紧张的矛盾、加快了全区百万亩小麦收获进度,也创亮了跨区作业中介服务品牌。
 
  同时,对少数中介人对跨区作业信息掌握不及时、协调能力差、感觉无章可循,缺乏经验和应知应会的跨区作业常识等了解掌握不足的情况提出了改进措施,也对如何更好地落实农业部《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管理办法》和《山东省农机跨区作业中介组织管理暂行办法》和制定完善《牡丹区农机跨区作业中介服务组织管理机制》提供了现实依据,使区农机局进一步明确了如何更好地对中介服务人员培训、资格认证、规范服务行为、熟练掌握服务技能、提高服务质量等目标、任务和改进措施,必将对创亮跨区作业中介服务品牌,提升牡丹区形象,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牡丹区农机跨区作业乃至整个农机化工作再上新台阶产生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