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收进度:
5月27日,河南、安徽、江苏、湖北等小麦主产省小麦机收工作全面启动,当日投入3.2万台联合收割机参加小麦机收,日机收小麦164万亩。由于受降雨影响,主产区麦收进度有所放缓。预计6月1日起上述地区天气放晴,有利于小麦的成熟和收割,将进入大面积收割高峰。 工作动态:
四川省地震灾区小麦跨区机收进展顺利
四川省是我国最早开始麦收的省份之一,小麦播种面积2050万亩,约800万亩适宜大面积机收。4月底在凉山州安宁河谷打响全省麦收第一仗,经眉山、乐山、成都、德阳、绵阳等市,由南向北依次推进。目前,全省小麦收获工作已近尾声。 成都、德阳、绵阳和广元等市州是四川省小麦主产区,也是“5·12”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针对灾后重建劳力缺、工价高等突出问题,四川省农机部门提前部署,强化服务,积极组织省内外联合收割机投入麦收作业,收割进度明显加快,机收价格保持稳定,有力支持了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一是尽早安排,前期准备充分。春节过后,四川省农机管理局立即部署各地农机部门开展机收作业市场摸底调查,组织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和农机手开展机具检修、人员培训、机收队组建、办理保险、作业证发放等各项工作。四川省农机管理局3月中旬向全国发布了2009年四川农机跨区作业市场信息,4月7日在成都市召开了长江流域农机跨区作业协调会,会上为四川省签约引进了3000多台联合收割机。 二是突出重点,全力支持地震灾区。5月11日在新都区召开了四川农机“双抢”现场会,对2009年农机春耕生产和支援地震灾区农业恢复重建进行再动员、再部署,重点协调江苏等省外联合收割机在地震灾区开展跨区作业。5月20日全省投入小麦机收作业的收割机达11500多台,已接近去年的投入总量,其中来自江苏、河南、陕西等省联合收割机超过了3500台,比去年同期增加1300多台。特别是地震灾区跨区作业的机械数量大增,仅德阳市参加跨区作业的收割机近1500台,小麦机收进度明显加快,比去年提前了一周左右结束麦收任务。绵竹市受去年地震影响,全市18万亩小麦在5月20日才开始收割,但仅3天就全部收完。四川省今年的机收价格平均为60元/亩,灾区机收平均价格比去年降低10元/亩左右。预计全省今年小麦机收作业面积将超过300万亩,与人工收割相比,可为农民节约开支60~100元/亩,外加节省劳力3~4个/亩、减少粮食抛洒15斤/亩,共计折合可实现为农民增收节支超过4亿元。 三是服务全面,保障有力。为全面完成今年小麦机械化收割任务,四川省农机部门主要通过“一书、一线、一站、二队”的方式开展服务,保障今年跨区作业的有效开展。“一书”是指四川省农机局编印了4000册《2009年农机跨区作业信息指南》免费向省内机手发送;“一线”是指各地农机部门开通了24小时机收值班电话;“一站”是指在主要麦收地区设立了农机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二队”是指主要麦收地区的县乡农机部门组建了巡回服务队、应急服务队,为机手及时开展协调服务工作。同时,灾区农机部门组织了当地农机合作社、作业队等积极为困难群众开展优先优惠的帮扶作业。绵竹市积极利用农机补贴引导农民购买联合收割机以扩大小麦机收规模,目前全市已新增联合收割机102台,并从外地引进500多台机械,是去年的1倍多。 截至5月26日,四川省已收获小麦1906.5万亩,占播种总面积的93%。其中机械收获面积达285.2万亩;当日投入收获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达1020台,作业秩序良好、农用柴油充足供应。日前,四川省副省长钟勉对全省小麦机收工作准备充分、成效明显,特别是有力支持了地震重灾区的抢收、增收,给予了充分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