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跨区机收工作动态第6期:各地及早谋划今年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
多年来,每逢“三夏”时节,不少地区农民为抢农时播种,对农作物秸秆在田间一烧了之,不仅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威胁交通安全,而且也造成了宝贵生物质资源的大量浪费,成为“三夏”农业生产的“疴疾顽症”。为了切实减轻因焚烧秸秆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促进资源节约,今年各地农机部门及早谋划,“疏堵”并举,深入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
(一)政策强力推动
为了强化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力度,一些地方人大、政府制定了有关法规政策。今年5月,江苏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决定》,明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秸秆禁烧工作的责任主体,提出到2012年底,在全省基本建立秸秆收集体系,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全面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全省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面积达到总面积的35%以上。四川省德阳市人民政府发出《关于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的通告》,要求巩固和扩大秸秆禁烧成果,培肥地力,保护环境,狠抓机械化秸秆还田工作。
(二)广泛宣传教育
各地农机部门认真总结以往推广露天秸秆禁烧和还田利用的典型经验,抓住有利时机,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广泛深入地宣传露天禁烧秸秆和综合利用的作用和意义;利用农机作业现场会宣传露天焚烧秸秆既浪费有机肥料资源又污染环境的危害性,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顺利开展。
(三)搞好技术指导
山东省农机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联合制定了《小麦秸秆切碎直接还田和玉米免耕抢茬播种技术意见》,明确了实施小麦秸秆切碎还田和玉米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的技术路线,推动夏收夏种和秋收秋种各机械化作业环节实现科学衔接。安徽省有关部门认真探索秸秆还田高效应用技术模式,要求各地结合实际、突出重点,认真总结近年来实施秸秆还田的基本情况、技术要点、技术模式的适宜性及实施效果,以加快全省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应用。江苏省农机局举办了全省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骨干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与水稻机插秧集成技术、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技术、秸秆还田机具选择、机具操作使用维修技术等,共培训技术骨干140余人,为全省秸秆机械化示范县、示范乡镇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四)加强示范推广
陕西省农机局5月初召开专门会议,部署今年全省的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工作,要求各地认真做好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万亩示范田和示范基地建设,并利用省补贴资金对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重点机具进行补贴。山东省枣庄市农机局于4月初就印发了《关于做好小麦秸秆切碎还田机推广工作的通知》,目前全市新安装小麦秸秆切碎还田机的联合收获机总量已达2800多台。山东省莱州市对去年实施玉米秸秆还田的农户每亩补助20元,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实施秸秆还田的积极性。
(五)推进综合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