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州埇桥区提前筹备农机跨区作业
日前,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农机局结合学习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立足早字,突出快字,强化实字,广泛开展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知识培训。
一是早准备,强化跨区作业组织协调工作。埇桥区农机局跨区作业管理中心为进一步落实跨区作业工作中各项管理服务和组织协调措施,3月初派出了2个调查组,到辖区及意向跨区作业点,对小麦种植面积、预计收割开始时间、收割结束时间、作业机具需求量及跨区作业证需求量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切实保证信息真实全面。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深入乡镇指导和帮助农民建立作业协会、农机合作社和中介服务公司,建立农机引机员制度,对全区8个农机化收获服务公司、28个农机作业合作社的全体员工、120名农机推广员和303名农机中介人进行了各项管理服务和组织协调知识培训,借以规范跨区作业市场,全方位开展农机跨区作业。
二是行动快,强化跨区作业基本技能培训。埇桥区农机校、农机推广站 遵循“保证质量、方便学员”的原则,按照随到随学、循环教学的培训方式,采用课堂讲授、实物教学、电化教学、现场教学及实验实习相结合的方法,抽调专业技术人员,邀请主要生产厂家,对联合收割机驾驶员进行了跨区作业基本技能培训,重点讲授联合收割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对联合收割机的场地驾驶、道路驾驶、田间作业技能进行强化培训。同时要求学员了解和掌握跨区作业相关法规政策和作业质量标准,树立安全生产意识。目前在校本部已举办12期培训班,在各主要经销商维修服务网点已举办5期培训班,下乡培训16期次,全区2000余名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参加了培训。
三是突出实效,强化联合收割机维护保养技术培训。积极组织农机维修服务小组,利用集贸市场,设立技术咨询台,举办联合收割机维护保养技术讲座,现场传授联合收割机维护保养技术和常用的调整方法,发放技术资料4000余份,现场维修机械200余台套。同时走村串户提供技术服务,指导帮助联合收割机机手做好机具维修、保养,保证机具能够及时投入作业。(《拂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