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泰安:麦收尘埃落定 五大特点回味无穷
截至6月13日 ,山东省泰安市小麦机收作业全部完成,再回首马达齐欢唱、麦粒如瀑流的机收历程,五个特点令人回味无穷。
一、机械收获率高。夏收要想快,必须抓机械。全市农机系统以“抓创新、抓服务、保效益”为宗旨开展小麦机收,加大了秩序管理,提升了服务品质,丰富了服务方式,适时、全面、高质量地完成了全市“三夏”机收任务。据统计,“三夏”高峰期间,全市共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8991台,各类机械总量达5.43万余台,全市313.6万亩小麦,完成机收面积305.87万亩,机收率达94.3%,较去年增长3.24%,机收收入1.37亿元,增长14.2%。全市小麦机收任务全部完成,较去年缩短了2天,其中市内集中抢收高峰期仅5天。
二、领导关注程度高。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对“三夏”机收高度重视,把组织农业机械搞好小麦机械化收获当作是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首要任务。6月4日,市农机办在泰山区邱家店镇举行了“三夏”机收开机仪式,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了开机仪式。全市6个县(市、区)都组织了跨地市作业出征仪式。5月22日,新泰市五大班子的领导参加了全市在果都镇举行的“三夏”农机生产现场会和南下河南等地跨区收麦的出征仪式,与会领导为明星作业队授旗,为机手们壮行。各级农机部门都成立了“三夏”机收领导小组和机械调度指挥服务中心,设立了24小时热线服务电话。市农机办与中石化泰山石油公司、中石油泰安分公司联手制定了“三夏”用油应急方案,保障了“三夏”农机用油。
三、组织协调有力。今年夏收进展顺利,其中市内机收较去年提前2天完成。主要原因,一是农机协会作用发挥得好。作业之初,市农机协会有效地协调各农机大户会员为队长、各中小农机户会员为成员,统一组建农机跨区作业队197个,入队会员8500名。作业中,市农机协会根据小麦的成熟早晚和地块的特点,实行“统一派出专人带队、统一调度机械、统一收费价格,统一作业标准,统一跟踪服务”的“五统一”管理模式,统一调配机械进行机收作业。市农机协会还确定了定点配件供应单位和维修人员为机手和会员搞好服务,不论机械在什么地方出现故障,只需一个电话,配件及维修人员就能直接到达田间地头。二是情况调度及时。今年“三夏”期间,全市继续实行了日报制度,为掌握情况,反馈信息,市、县、乡三级农机部门在各项正农机站设立了84个信息采集点,指定专人值班,统计情况报送进度。各级农机部门开通跨区机收24小时值班电话以来,初步统计,共接到安徽、河南、江苏、河北以及本市机手打来的咨询电话230多个,都得到了较满意解答。由于机械调度及时,农机资源的调配更加合理,利用更加充分,不论是南下征战还是本地机收,都做到了根据各地小麦成熟期,集中机械,成熟一块、收割一块。
四、机收帮扶有力。今年“三夏”期间,各级农机部门大力开展优质服务、文明帮扶活动。 全市40多个党员帮扶机收队率先垂范,带领150多个机收服务队为外出务工户优先收割,为贫困户、五保户、烈军属减免收费、重点帮扶,实行小麦机收、运粮到家等一条龙服务,把党的温暖和优质服务送到千家万户。如泰山区针对五保户、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众,在“三夏”小麦收割任务较重的实际情况,全区3个成立了8个义务机收帮扶队,共为40户困难群众收割小麦800余亩,解决了留守妇女和老人收麦难的问题,外出的青壮年劳力可以安心地打工挣钱了。
五、机收秩序良好。一是收割秩序好。用联合收割机收小麦,早已为广大农户认可:“不用割、不用脱、不用汗水滴泥窝,不用场、不用扬、撑着口袋光装粮”。泰安的农户一般半个小时内就可以收割完毕,省工、省时、省力,加上小麦联合收割机调度及时、天气好等因素,今年农户们心平气和地等机械收麦子,没有出现拦劫机械、争抢吵闹甚至斗殴等现象,秩序井然,一般每晚8点左右就让机械收工回家,可以说,农户们完全是以一种“悠闲”的心态对待麦收。二是安全生产好。由于安全检查到位,及时消除了农机事故隐患,实现了今夏农机作业的安全、顺利、高效、无事故。三是秸秆禁烧力度大,秸秆利用效果好。各地本着“禁”为先、“疏”为重、“用”为本的指导思想,以“禁”促“疏”,以“禁”促“用”,落实了禁烧责任制,全市没有出现大量焚烧小麦秸秆现象,确保了夏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