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跨区机收

金色麦田 金色收获——安徽宣州小麦开镰收割剪影

日期: 2007-06-04 09:25 作者: 来源: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5月下旬,记者来到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孙埠镇,只见一台台联合收割机吞下金黄色的麦浪,吐出一堆堆散发着清香的麦子,身后留下了一片片短短的麦茬。麦田里,机器声轰鸣,农民笑逐颜开,呈现出一幅乡村丰收图。

  在张桥村花园村民组,农机户苏宏正在帮助村民甫麒麟收割小麦。洋马联合收割机来回驰骋,1个小时不到,甫麒麟的3亩麦田就收割完了。一边捆扎着一袋袋的麦穗,甫麒麟一边笑着说:“小麦机收,脱粒快,干净,留下的麦茬短。”以前每到小麦收割,和农机大户们口头协议,但由于自家田少,路不好走,很多农机大户不愿来,只好自己收割,既耗时又耗力,碰上下雨天,麦子来不及收割,都糟了不少。今年,和农机大户们签订了一纸合同,原本要耗费两三天的麦田在短短几十分钟内便收割完了。

  现在,农机户苏宏是个大忙人,也是一个大红人。“今年三夏时节,我们在家呆的时间长了,也忙多了。从本月18日就开始作业了,昨天还忙到夜里十二点。”苏宏说,过去我市的小麦面积小,夏收时,农机没有多大的市场,每到这时,总和其他农机户到北方去,进行跨地作业。今年,我市的小麦面积增加,机收的需求量也增大,苏宏的生意也十分的红火。“考虑到机收任务重,我们和农民们都签了合同,保证把他们的麦田收割完再走。”在甫麒麟的麦田里刚忙完,苏宏又赶往另一户农民的麦田。

  今年,孙埠镇有很多农民增添了新农机,变得和苏宏一样的忙碌,还有不少农民成为了新的农机手。全省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在孙埠镇实施,其中,中央补助资金110万元将全部用于购机补贴。目前,在项目的带动下,孙埠镇有510户农民投资517万元购买了393台套农机,远远超过了项目预计增加的193台套的农机数量。“有优惠的农机补贴政策,农民购机的积极性都很高。”宣州区农机局管理科长桂在军说,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建设不仅增加了农机,同时也完成了4万亩标准粮田建设,使项目区粮食作物耕、播、收等主要环节综合机械化程度达74%以上。

  从孙埠镇张桥村回程的一路上,记者看见到路两边的麦田里,各式各样的收割机都在不停地工作,机收场面颇大。在双桥办事处金杨行政村土桥村民组,两台来自浙江温岭市松门镇的两台收割机正在收割。据机手介绍,他们是今天早上刚刚来的。“灭火设备要随机带,要注意安全。”看到刚来我市的外地农机,农机执法人员当即检查了他们的相关证件和灭火设备,嘱咐他们注意安全。

  “今年‘三夏’与以往不同,全市小麦面积大幅增加,有80余万小麦需要收割,有2000多台收割机参加机收。”市农机局副局长孙远杰说,这2000多台的农机还不包括来自外地的。目前,已经有近200台江苏、浙江等地的收割机进入了我市,加上我市现有的2500台联合收割机,基本可以满足我市的收割需求。(《宣城日报》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