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跨区机收

四川阆中:战“双抢”为民解难 抓服务助农增收

日期: 2007-05-24 09:01 作者: 来源: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5月以来,四川省阆中市农机局抓住天气晴朗良机,从外地和本市组织各类农机具60台套,以市场经济运作方式,在历来有机械化作业习惯的七里、双龙、彭城、柏桠、河溪等水稻、小麦主产区乡镇开展抢收抢栽,为农户提供收割、脱粒、耕耙、提水、插秧一条龙的机械化作业服务。机械化作业使双抢进度快,质量好,深受百姓喜爱。

  双龙和七里两镇现有耕地面积25000余亩,常年外出务工达到1万多人,今年利用机械化作业,有效地解决了人畜力打挤、农民收割、栽秧难的问题。目前,两镇13000亩小麦全部颗粒归仓,已栽秧6000多亩。七里镇有8个村使用机械化的农户达到90%以上。双龙金龟坝村以刘天平为首的4户农民投资30多万元,在享受国家购机补贴5万元的基础上,购卖了两台国产碧浪160型联合收割机和一台最先进的久保田联合收割机,仅小麦收获作业就达1200亩,收入近10万元。联合收割机一次完成收割、脱粒、秸秆还田三道工序,每小时可收2-3亩,每亩仅收费70-80元,而农民请帮工收割至少花费120元以上;小型耕整机每小时可耕田0.5-1亩,功效是牛耕的三倍,每亩收费25元,农民争着用,机手有利得;机械化插秧熟练者8-10分钟可插秧一亩,使农民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历史得以改变,其他作业机具亦体现了较人畜力作业效益高、成本低的优势,出现了许多农民排班站队等机器的现象。农民孙志金深有感触地说:“近些年国家对种粮政策的改变,农民愿意种粮食了,党委政府和农机部门对我们很关心,‘双抢’期间最难的‘水’和‘机’都得到了解决,我家三亩地去年请人收割、耕田、栽秧花去近500元,今年使用机械化,只花了280元”。

  市农机局早在4月初就按照市委、市府的要求,把今年的双抢工作提到了议事日程,制定了“双抢”计划和工作措施。召开了机械化作业乡镇领导和农机人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由市农机推广站牵头,组织市农机抗旱服务总队、农机作业服务总队、机插秧公司和农机专业大户积极开展抢种抢收,及时收集发布各类作业信息和天气预报;市农机局领导亲自到外地联系、组织联合收割机,与有关部门和乡镇政府联系解决外地机具运输、过路和服务队员吃、住、行等具体问题,在公路沿线召开了两次农机“双抢”现场会,开展新机具、新技术现场演示会,向农民和机手发放技术资料;“五一”节过后,市农机局机关全体职工下基层指导工作,顶烈日,冒酷暑,调剂机具,化解用水纠纷,千方百计为“双抢”排队忧解难;对干旱重灾区的五马乡油房田等12处的电灌站进行了抢修,目前,全市近3万余台机具已全部投入“双抢”第一线,380余处为主的提灌机具在双抢抗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提水1140万方,灌田保苗7.2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