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跨区机收

山东省小麦机收工作十大特点

日期: 2005-07-27 00:00 作者: 来源:山东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到6月22日,山东省4880万亩小麦收割完毕。全省共完成小麦机收面积4456万亩,机收率达93.46%,其中联合收获面积3628万亩,占机收面积的80%。麦收期间,全省共上阵各类机具130万台套,其中联合收割机9万多台,作业高峰期日收获小麦700万亩。目前山东省小麦联合收割机已开始大规模北上,将陆续到河北、内蒙等地参加跨区作业。预计今年全省农机三夏跨区作业收入可达14亿元,比上年增长2亿多元。

  今年春夏气温较低,小麦成熟比往年推迟3—5天,成熟期集中,给全省机械化麦收带来压力。山东省农机部门按照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从实际情况出发,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调度、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组织调度农业机械全力以赴抢收、抢脱小麦,确保全省小麦适时收获、颗粒归仓。今年全省麦收展现出十大特点。

  特点之一:各级领导重视程度高

  麦收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来到山东,考察“三夏”生产和农业农村工作。在机械化麦收现场,回良玉仔细询问了农机作业情况,要求继续精心组织农机跨区作业,快收快打,颗粒归仓,实现丰产丰收。他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善始善终搞好夏收,抓紧抓实夏播夏管,力争在夏粮丰收基础上再夺秋粮丰收,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省委书记张高丽和省委副书记姜大明到商河县检查三夏生产。张高丽书记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抓好三夏生产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切实加强领导,迅速兴起三夏生产热潮。要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措施,组织人力和农机具,抢收小麦,做到颗粒归仓。省委常委阎启俊、副省长陈延明等主要领导带队深入田间地头机械化麦收现场,检查指导机械化麦收生产情况。从6月初开始,省农机办派出专门督导组相继到菏泽、潍坊、聊城、滨州、烟台、泰安等全省大部分市地进行检查督导,指导调度各地采取切实措施,战阴雨、抢麦收,加快麦收进度,确保小麦颗粒归仓。枣庄、潍坊、滨州、聊城等市党政领导将机械化收获小麦当作促进粮食增产丰收的主要措施来抓,深入机械化麦收现场指导机械化麦收工作。特点之二:组织调度工作力度大根据小麦成熟期比往年普遍推迟了3-5天,成熟集中的实际情况,山东省各级农机部门积极采取措施,确保当地小麦机收进度。

  一是加大组织力度,最大程度的提高机械效率,并组织驾驶操作人倒班作业,“歇人不歇机”,突击抢收小麦,确保成熟一块、抢收一块。尤其是在潍坊、临沂、菏泽等遭受风雨、冰雹袭击较严重的时候,省、市农机部门立即调度机械进行集中增援,对倒伏严重的小麦采取割晒机收割方式,进行抢收、抢脱、抢晒,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少。在麦收高峰期,省农机办领导到各地现场指挥调度机械,加快麦收进度。省农机办领导在黄河以北地区检查指导机械化麦收时,看到黄河调水调沙,浮桥拆除,严重影响了黄河以南联合收获机械到黄河以北地区收割小麦,省农机办主要领导立即与滨州市政府领导向高速公路联系协调,临时开通了滨博高速公路,让小麦联合收割机免费通行,使黄河以南机械源源不断地开到黄河以北,保证了机械化麦收顺利进行。

  二是在麦收集中机械相对紧张、阴雨天气即将来临收获压力大的情况下,积极调动外出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尽快按时返回本地作业。

  三是做好外来作业机械接待工作。各级农机部门强化县、乡主要路口设置的420个农机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的功能作用,充实人员和服务设备,实行昼夜值班,保证外来作业机械尽快参加省的麦收。

  麦收期间,由于农机部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机械调度,加快了小麦收获进度,确保了小麦颗粒归仓,受到当地政府和广大农民的交口称赞,“三夏生产就是农机生产”成了全社会的共识。

  特点之三:服务热线帮民解忧愁“农机110”是广大机手对山东省农机服务热线的亲切称呼。今夏麦收,农机部门依靠农机热线为民解忧排难,成为麦收工作的一大特点。

  山东省农机办及各地农机部门自三夏开始以来,都开通了小麦跨区机收24小时服务热线,及时通过省农机化信息网站、报纸、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介向社会进行了公布,并安排专人昼夜值班。主要是帮助机手协调解决在跨区机收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接受群众的咨询和投诉;做好联合收割机的指挥调度协调管理等服务工作。对机手打来的求助电话,服务热线值班人员都认真对待并高度重视,能当时给予解决便给予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便向机手说明情况,尽量使机手达到满意。

  麦收期间,省农机办小麦跨区机收服务热线接到湖北一机手打来的求助电话。机手反映运载小麦联合收割机的汽车在馆聊高速公路茌平收费站遇到了困难。得知情况后,值班人员当即与该收费站联系了解情况。原来该收费站工作人员是新来人员,对省农机办与省交通厅、省公安厅共同签发的关于运载联合收割机的汽车免费通行有关文件了解不够。经协调问题马上得到解决。湖北机手又打来电话致谢:“山东农机部门工作效率高,服务态度好,明年我们还来山东作业!”据统计,到目前为止,仅省农机办就接到来自本省和外省打来热线电话230个,都得到了及时处理,受到各方面的称赞。

  6月9日,正值三夏大忙时节,在泰安市安庄镇那一片片黄橙橙的麦田里,机声隆隆,笑声阵阵,人们正忙着抢收小麦。然而此时,北双村村民杜宪国却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原来他承包的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坏在地里。“又要耽误一天了。” 杜宪国边生气边恼火地说。

  “宪国,收割机今天还能修好吗?”“我家的麦子还能割吗?”几个等着用收割机的村民询问着。“快去叫‘麦田110’”,不知谁喊了一句。十分钟后,农机站站长李广法带着2名农机技术员赶到。他们一到就开始忙碌着检修起来。“传动轴断裂,风机被打坏。”李站长说,紧接着,拧螺丝,换机件,修风机……三个人紧张地忙碌着。燥热的天气,他们早已是满头大汗,衣服也被汗水浸湿了一大片,可是他们始终没放下手中的活,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抢修,张洁堂的收割机又隆隆地欢叫起来。休息之际,李站长对笔者介绍说:“往年麦收时,都是由农机手将收割机开到农机站上修,既耽误时间又浪费财力,今年,镇农机站专门成立了‘麦田110服务’,哪部机器坏了,给站上打个电话,我们就派人到田间地头进行修理,开展快捷方便的服务,尽量减少损失,今年麦收开始后,我们已接到‘110’十来次了”。这时,杜宪国高兴地说:“要不是石站长带人来修,我这收割机一去一来再修好,至少要大半天,光误工费就得损失一千多块,还是‘麦收110’好”。

  特点之四:信息服务准确及时一是在2月份对跨区机收作业市场信息进行摸底调查,通过网站向社会进行了发布全省各市县小麦种植面积和农机跨区作业市场信息。

  二是编制发放了《农机跨区作业服务手册》,使广大机手全面了解跨区作业政策、法规、作业常识、市场信息、维修网点等信息,做到了“一册在手、跨区无忧”。

  三是在农机化网站上开辟了“农机跨区作业信息供求直通车”,及时发布跨区作业动态信息,通过信息引导作业机械有序流动。

  四是实行了小麦机收日报制度,每天下午5点前,统计汇总各市麦收进度,编发小麦机收日报,上报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为领导指导三夏机械化生产提供参考。

  五是与山东电视台、山东广播电台等新闻单位联合,定期公布小麦机收进展情况。

  特点之五:机收与秸秆利用并举今年麦收期间,山东省农机部门把小麦秸秆综合利用与小麦跨区机收工作一起抓,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小麦秸秆综合利用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动秸秆经济发展,全省小麦秸秆综合利用面积达3628万亩。

  青岛、烟台等市大力推广小麦秸秆机械打捆“一条龙”服务模式。淄博市周村区农机部门与市龙头企业同森木业密切合作,协调企业与农机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达成了小麦秸秆收购协议,并在下发的《2005年秸秆收购机械购置补贴工作实施方案》,规定了补贴的重点为秸秆综合利用及配套机械。分别在本区的四个乡镇选择农机大户或农机服务组织,成立秸秆打捆收获服务示范队,每个队购置打捆机1台套,投资由区财政补贴30%,同森木业筹集40%,服务队自筹30%,机具由区农机局集中考察采购,由同森木业同机手签订供应协议,三年内机手所收秸秆按市场价卖给企业。三夏期间共完成小麦秸秆收割面积2.25万亩,收集秸秆4500吨,农民增收135万元。今年滕州市从辽宁省大连市联系引入的收割机,采取半喂入式收割,在收获小麦的同时,保留完好的秸秆外销,每亩地的秸秆可卖120元,增加了收入,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

  特点之六:“明星服务队”服务创品牌今年三夏期间,山东省大力开展农机跨区作业“明星服务队”创建活动,有148个讲服务、守信誉、重质量的跨区作业队被省农机办命名为“山东农机跨区作业明星服务队”。“明星服务队”积极开展优质作业服务,打响了“山东农机”的服务品牌。

  作业前,为了保证作业质量和安全生产,“明星服务队”对每台作业机械都做好检测、维修和保养,对可能影响作业的机械部位和零部件,进行认真细致地检查调整,确保作业期间不出现事故和安全隐患;在作业中,“明星服务队”始终把用机农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诚待人,热情周到。每到一地总是按用户要求,根据小麦的成熟程度、稀疏、高矮,合理调整收割机的行进速度、割幅大小、割茬高矮,降低麦粒损失率,从不蒙骗欺诈用机农民。在播洒爱心和汗水的同时也收获了群众真心信赖和希望,树立了农机部门的良好形象。“明星服务队”所到之处,受到省内外群众的热烈欢迎,不少“明星服务队”收到了农民赠送的锦旗和表扬信,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服务队”。“明星服务队”积极开展优质作业服务活动,不仅加快了当地麦收进程,而且增加了机手收入,还为山东增了光,实现了“树山东形象、创农机品牌”的目的。

  特点之七:农机帮扶见真情今年三夏期间,山东省农机部门把做好机收帮扶工作作为创造全省和谐社会和体现党员先进性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农机帮扶体现了农机部门的浓浓亲情。

  三夏期间,该省除在全省148个“农机跨区作业明星服务队”中开展帮扶活动外,还组织建立了多种形式的“机收帮扶队”,优先、优惠帮助外出务工人员家属和烈军属等困难户进行麦收。据统计,全省农机部门共建立“机收帮扶队”1200多个。菏泽市农机部门组建了165个农机麦收帮扶队,实现县、乡、村三级联动,对外出务工人员户和困难户进行重点帮扶,减少了在外务工人员往返的麻烦,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牡丹区万福办事处张可庄的王欣全,家有8亩小麦,家中缺少人手。该办事处农机站站长薛知礼了解到这种情况后,马上安排联合收割机帮其收麦。在下雨前把麦子抢收回家。王欣全拉着农机站长的手激动地说:“这下可解决了我的大难题啦!谢谢你们对我的帮助,太谢谢啦!”新泰市组织了300台小麦联合收割机,成立了“农机帮扶队”,共帮扶500户烈属、军属、贫困户、在外打工家属等收割小麦1500多亩。

  特点之八:跨区机收作业环境好今年三夏麦收期间,山东省各级农机、公安、交通等多部门配合,从本部门的工作特点出发,共同创造了良好的跨区机收环境。

  在部署跨区机收工作时,山东省农机办与公安、交通等有关部门多次相互联系协调,联合下发了《关于组织农业机械跨区作业的通告》,强调了持有跨区作业证的小麦联合收割机和运载联合收获机械的汽车开辟绿色通道免费放行。

  在跨区机收期间,对影响交通秩序和作业秩序的治安事件和截拦机事件进行严厉打击和协调处理。省农机办在联合收割机流动量大与周边省份交界区域可能出现截拦机现象的路段,派出督查组,做好预防性工作,及时维护小麦跨区机收期间的良好的交通环境。临沂市农机办将与江苏接壤的 205 国道沂水至郯城段、206 国道兰山至苍山段作为小麦机收跨区作业绿色通道重点管理,主动和公安、交通部门协调,抽调农机监理人员充实到绿色通道第一线,加大路面疏导和协调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置影响收割机通行的有关问题。并与公安交警实行 “110 联动 ” 服务,实行 24 小时全天候巡逻执勤,依法打击敲诈和砸抢机车、非法拦截等不法分子及违法行为,为收割机顺利转移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为了维护良好的作业环境,各地农机部门协调公安部门联合成立了“三夏机收市场管理巡逻队”,在麦收现场搞好巡回检查,严厉打击倒卖外地机械、欺诈外地机手等违法行为,为外地机手创造良好的作业和社会治安环境。枣庄市山亭区农机、公安部门联手对敲诈、勒索外地“麦客”、只收钱不服务的中介组织进行严厉打击,共处理中介组织3个,打击不法分子10人。

  特点之九:宣传工作有声又有色今年三夏,山东省农机部门切实加强对农机化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及专业网站、政务信息等新闻媒体和宣传渠道,与新闻单位紧密配合,采取联合制定报道方案、定期通报重要新闻、派专人协同采访、及时通报动态工作、开辟小麦机收专栏、建立三夏快报机制等有效措施,实行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报道,收到了非常好的舆论宣传效果。

  一是形式新。实行了小麦机收日报制度,麦收期间省农机办在调度麦收进度的基础上,每天编发一期“全省小麦机收日报”,分送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等领导参阅。在山东农机化信息网开辟了“农机跨区作业专栏,并且每天至少更新3~4条信息快报。同时,与新闻单位联合,在山东电视台开辟了《三夏一线》专栏,并首次建立了三夏快报机制,先后对全省麦收进度进行了9次播报;在《大众日报》上,开辟了《关注夏收》专栏,麦收期间平均每隔1~2天刊登一篇小麦机收的新闻稿件,其中有3条刊登在头版显著位置。

  二是内容实。既有小麦机收跨区作业的情况报道,又有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政策宣传,还有农机部门体现党员先进性,创建农机跨区作业“明星服务队”、成立流动党支部和开展麦收帮扶活动的新闻特写。

  三是数量大。据统计,今年三夏期间,中央电视台、农民日报、中国农机化导报及山东电视台、大众日报、山东广播电台等中央和省级新闻单位,共报道山东农机化的稿件59条,比去年同期增加20条。其中,人民日报刊登1条,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7条、山东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24条、大众日报刊登21条,农民日报、中国农机化导报刊登3条。同时,被新华网、中国农业信息网采用23条,被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采用65条,采用信息数量均比上年有大幅度增加。

  四是质量高。在保证农机化重要农机化新闻不漏报、不迟报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宣传报道的质量。省农机办编发的小麦机收政务信息,被省政府办公厅采用2条,被国务院办公厅采用1条。人民日报刊登山东小麦机收稿件1篇,实现了“零”的突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山东农机跨区作业队出征、山东小麦开机收割、“明星服务队”创建和三夏农机作业“一条龙”服务等重要新闻,进行了重点报道。

  特点之十:三夏生产安全无事故今年三夏,山东省各级农机部门牢记“农机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重大责任,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平安山东”的要求,把安全措施落实到跨区作业的每一个环节上、每一项工作中去,努力建设山东“平安农机”。三夏农机麦收及跨区作业中,没有发生农机安全生产事故,保证了全省小麦机收的顺利进行。

  一是在三夏前各级农机部门开展了一次全面的农机安全大检查,组织人员对收割机、脱粒机等进行检修和保养,重点做好安全性能测试,保持机具良好的技术状态。

  二是强化三夏农机安全宣传工作。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播报有关农机安全生产知识,还利用科技大集、现场会等途径向农民群众散发农机作业安全知识宣传单。省农机办向全省农机手发放了农机安全宣传挂图。同时,还在“农机安全村”和农机作业现场设置宣传刊版和警示标语,切实增强机手的安全生产意识。

  三是加大执法查处力度。各地农机部门在麦收期间深入田间地头场院,加强安全监督检查。重点查处无牌无证、酒后驾驶、违章载人、超速超载及其它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违章行为,及时消除各种农机事故隐患。

  四是严格落实农机安全防火措施。按照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要求对参与麦收作业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柴油机必须配套安全防火罩或采取其它切实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电动机安装好安全防护网罩等,认真落实各项防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