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发展粮食生产先进表彰

“一减三补” 春风化雨——河北省藁城市人民政府

日期: 2004-12-29 16:18 作者: 来源:农业部 【字体: 打印本页

  藁城市是河北省传统的粮食生产大县,生产条件优越,农机化水平较高,80年代被确定为国家商品小麦生产基地和河北省粮食生产基地。1992年,小麦、玉米两季连作亩产达到1050公斤,建成了我国北方小麦、玉米两熟区面积最大的吨粮县,粮食生产总产量先后登上5亿公斤和5.5亿公斤两个台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人均粮食占有量和贡献量等多项指标一直在全省各县市名列前茅,2003年被国家授予“粮食生产先进县市”。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农业税减免、粮食直接补贴、粮食优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一减三补”政策,粮食生产取得较快发展,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02.6万亩,平均播种亩产508.3公斤,总产量52.1万吨,商品量达45.5万吨。

  一、认真落实“一减三补”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

  今年以来,为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我市成立了专门机构,制定了详细实施方案,周密部署,狠抓落实。一是降低了农业税率,减轻农民负担。根据国家、省和石家庄市要求,我们认真研究制定了《藁城市2004年农业税费改革方案》,全市农业税平均税率由原来的6.93%下降为3.93%,农业税总额由5584万元降为3164万元,人均负担由80元降为45元,亩均负担由74元降为42元。二是认真落实粮食补贴政策。制定了《关于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实施方案》,补贴粮食品种为小麦和玉米,每亩补贴14.5元。直补工作涉及全市15个乡镇区、239个行政村、17 .35万户。三是认真落实粮食优种补贴。我市为农业部国家优质小麦良种推广项目县,实施面积为30万亩,每亩直接补贴农民10元,补贴优质麦良种300万公斤全部落实。11月份农业部在我市召开了全国越冬作物管理现场会,与会代表参观了良种补贴示范方。四是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今年我市争取到上级保护性耕作补贴和小麦秸杆打捆机械补贴各15万元。我们采取一机一补的办法,农户每购置一台免耕播种机,补贴3000元,购置一台小麦秸秆打捆机,补贴1万元,补贴资金已全部落实到位。今年,我市“一减三补”资金总额为3729.1万元,农民人均受益55.3元。

  二、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发展优质粮食生产。

  今年我市推广的小麦品种主要是“8901”和“9409”,均为我市农科所自繁自育品种。其中“8901”1995年被农业部评为优质面包专用小麦,荣获第二届全国农业博览会银奖,1999年被评为河北省名牌产品,2000年获国家优质专用农作物品种后补助,2001年被列入农业部科技跨越计划项目。其品质经国家权威部门测评属全国最优,在产量方面与普通小麦品种基本持平,且农艺性状较好,达到了高产、优质兼顾。《强筋冬小

  麦“8901”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今年优质麦市场售价每公斤高达1.75元,比普通小麦高0.2元。仅此一项,农民亩均增收100元,全市增收4000多万元。

  三、大力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搞好标准化生产。为抓好今年的小麦生产,我们邀请和组织省小麦专家和相关技术人员,科学分析今年小麦生长特点和气候特点,按照优质专用小麦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制订了2004年小麦春季管理技术建议,确定了科学运筹肥水,防止后期倒伏,综合控制病虫草危害的综合管理措施。并重点推广了保优节本标准化栽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节水节肥节药和秸秆全部还田等新技术,使每亩粮食节约生产成本80多元,增产24公斤。同时,实行统一品种布局、统一栽培技术规程、统一田间道路林网建设标准、统一灌溉设施建设标准和统一机械化保护免耕播种“五个统一”,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粮食生产“藁城模式”。

  四、增加粮食生产投入,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坚持把抓好农业项目建设,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努力夯实粮食生产的基础,增强粮食生产后劲。一是抓好农业项目的争引开发。紧紧抓住国家农业扶持资金向粮食主产区倾斜的有利时机,积极抓好粮食大县、农业科技推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农业项目的争引跑办。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今年我市实施了国家优质专用小麦基地县、小麦良种补贴、农业跨越计划等国家和省市农业项目多个,争取农业扶持资金3000多万元。二是加大市乡村和农民对农业的投入。今年,市、乡两级财政投入资金3000万元,对粮食生产实行重点倾斜和扶持,主要用于标准化农田建设、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等。积极鼓励村集体和农民筹措资金,发展节水灌溉农业,购置大型农机具,增加农业投入,为粮食增产创造良好条件。今年全市农业总投入可达2.5亿元。三是加强基本农田建设。积极推行电、水、路、林、田一体化建设,大力实施“一改三化一整治”工程。“一改”即农网改造。共投入资金1.5亿元,使农村电价由原来的每千瓦时0.6- 0.8元下降到0.49元,也确保了粮食生产用电供应充足及时。“三化”即灌溉节水化、农林网状化、路面沙石化。抓好节水、林网、田间路综合治理,集中连片发展标准化农田。进一步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和条件。

  五、建立完善服务体系,提高综合服务水平,为粮食生产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建立健全农技服务体系。在加强乡村农技人员队伍建设和农技服务站建设的基础上,重点抓好电视、电脑、电话、农技服务厅“三电一厅”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在市电视台设立《藁城农业》专题栏目,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藁城农业信息免费发布查询网站,市农业“快易通”综合服务系统建立了可容纳10万条的信息资料库,开通了5条电话自动应答系统和3条人工咨询热线,市农业科技服务大厅免费为农民提供科教片放映、农产品展示、科技图书阅览、专家讲授等全方位服务,有力地指导了农业生产。二是建立健全农民技能培训体系。以市农广校为龙头,以各乡村成人学校、农民夜校为依托,积极对农民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今年以来,先后举办各种培训班67期,培训农民9.8万人次。目前,获得绿色证书的农民达到3086人。三是建立健全优种供应体系。建立了市小麦优种繁育基地,由市种子公司统一供种、统一推广、统一服务。目前,优良品种统一供应面积达到30万亩。四是建立健全农业防虫灭病和防灾体系。为搞好春耕生产,立足早防早治,组织各乡村对各种病虫害进行了统一喷药防治,搞好种子包衣和土壤处理,使小麦一类苗面积达到95%以上。同时,完善农业防灾措施,建立灵敏迅捷的灾情排查和反馈制度,及时提供灾害性天气预防和防灾、救灾工作指导。五是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成了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在农产品生产专业村和集中生产区建立了检测网络,定期对粮食、蔬菜、果品等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按统一标准生产绿色、无公害产品。六是建立健全农机服务体系。成立了农机协会,统一对各种农机具进行调配、检修和服务,积极组织开展跨村、跨乡镇、跨省市收割作业,增加农机户收入。目前,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10万千瓦,各类大中型农机具保有量达到5800余台,仅小麦联台收割机就达1478台,全市小麦仅用5天时间就可全部收获。

  六、大力发展专业协会和合作经济组织,搞活粮食流通,促进转化增值。一是大力培育中介组织。制定出台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各行业、各阶层、各类人员牵头建立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努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目前,全市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协会)78个,带动农户8万户。由市农科所牵头组建的优质小麦协会集优质麦研究、推广、生产、销售于一体,建立了30万亩优质麦生产基地,与省内外10余家大型面粉加工企业建立了购销关系,年购销优质麦l.8亿公斤。二是积极培育粮食市场。今年以来,规范和新建了北方优质麦、小杂粮交易市场,在各大中城市专业批发市场构建销售渠道,搞活粮食流通。新启动的北方优质麦交易市场,日交易量达到1000吨,年交易额近3亿元。三是搞好粮食加工增值。立足农产品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搞好农产品的转化增值。目前,全市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200多家,年加工转化小麦6万余吨,玉米25万吨。

  今后,我市粮食生产将围绕五大重点,实现五大突破,即:以加强龙头企业和市场建设为重点,在推进优质粮食产业化经营上实现新突破;以加强标准化生产为重点,在提高粮食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上实现新突破;以加强标准化农田和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为重点,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上实现新突破;以加强农业项目建设为重点,在提升粮食生产科技含量上实现新突破;以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为重点,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上实现新突破。继续坚持“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提高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粮食发展思路,使全市粮食生产跃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