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发展粮食生产先进表彰

发展粮食生产建设“鲁南粮仓”——山东省滕州市人民政府

日期: 2004-12-29 16:07 作者: 来源:农业部 【字体: 打印本页

  一、滕州市概况

  滕州市位于山东省南部,东依沂蒙山脉,西濒微山湖,总土地面积14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6.0万亩,现辖17处镇和4个办事处,1226个行政村(居),总人口156.8万人,其中农户数32.95万户、农业人口115.0万人,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436元。滕州市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农业气候条件比较优越;土壤肥沃,土壤中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均达到中等以上含量水平;水资源丰富,有效灌溉面积10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8 %;机械化程度较高,农机总动力78.6万千瓦,粮食生产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由于国家和省、市加大了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农民科技意识强,种粮积极性高,粮食高产稳产;滕州是全国著名的粮食主产区和高产区,素有“鲁南粮仓”之称,2003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

  二、粮食生产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滕州市市委、市政府在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始终把粮食生产放在农业生产的首位,按照“适当扩大面积,主攻单产,增加总产,发展优质专用品种,实现优质专用粮食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开发”的思路,加强对粮食生产的调控和指导,确保了粮食生产水平的稳步提高。2003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37.9万亩、单产每亩420公斤、总产达57.9万吨,分别比1998年减少13.7%、增加7.7%、减少7.1%;2004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44.2万亩、单产每亩477.9公斤、总产达68.8万吨,分别比2003年增加4.6%、13.8%和18.8%。2004年全市粮食商品量51.8万吨、粮食农业人均占有量599公斤,比2003年分别增长31.8 %、28.3 %。

  三、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状况

  滕州市农业技术力量雄厚,农技服务体系健全。全市共有农技人员387人,其中高级农艺师48人,农艺师164人,初级职称175人,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82人,技术力量雄厚。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全市的农作物新品种和农业新技术推广、农民培训、农业项目的申报实施、综合协调等工作,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培训等服务的费用全部由市财政负担;21处镇(街道)均建有集办公室、培训教室、实验室、门市部于一体的农业技术推广报务站,共有农业技术人员226人,其中农业技术干部209人,平均每个镇(街)有农业技术干部10人,承担农业科技试验、示范、推广和物质服务工作,90%以上的农业技术人员的工资由所在镇财政发放,剩余人员的工资从开展农资经营利润中解决,每个站都有试验、示范、展示田,农业新品种、新技术,通过示范展示、技术培训、现场会、广播讲座等形式得到普及推广,重大增产技术入户率达100%。滕州市为加强粮食生产的技术指导,聘请了山东省农业大学余松烈院士、董树亭教授为科技顾问,21个镇街配齐了科技副镇长、副主任,每个办事处、村均配备一名科技网长和村科技副主任,发展农业科技示范户2326户。在多年的生产中逐步健全了以市农业局为龙头、镇(街)农技站为骨干、办事处网长为主体、村科技副主任为基础、科技示范户为补充的四级农技推广服务网络。

  四、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今年以来,中央和省下发了一系列关于加强粮食生产的文件,制定了优惠政策,我市认真组织实施,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切实把党的关怀送到了农民手中,达到了上级领导放心、群众满意的效果。一是贯彻落实直补政策。今年全市共完成粮食直接补贴资金发放1130余万元,发放兑付农户数32万户,补贴金额每亩小麦13元。二是实行玉米良种补贴。认真组织实施了农业部下达的“国家优质专用玉米良种推广示范项目”,对鲍沟、级索、姜屯、洪绪、南沙河五个镇的168个村、6.7万户、15万亩玉米进行良种补贴,以供应良种的形式每亩补贴10元,全市供应玉米良种45万公斤,由于采用了新品种,推广了新技术,补贴区玉米平均亩增产88公斤。在上述两项补贴中,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和督察组,采取明察暗访等方式深入农户调查项目实施中的具体情况,并采取切实措施,严肃纪律,做到“四到户”、“三不准”,确保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三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了取消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农业税降低了50%,农民人均增收27元。

  (二)切实加强对粮食生产的组织领导滕州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粮食生产,通过采取优惠政策、资金扶持等措施鼓励农民多种粮,发展优质专用品种。2004年市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发展粮食生产的意见”、“关于搞好优质专用小麦产销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搞好优质专用玉米产业化开发的意见”等文件,制定了2004年粮食和优质专用品种的发展计划,并把优质强筋小麦和专用玉米种植指导任务下发到镇(街),市委、市政府年底把镇(街)的完成情况列入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年度考核内容,对完成任务的给予表彰资励。市政府还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粮食生产领导小组和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的副县级以上的领导班干部分工包片,建立了镇(街)粮食生产联系点制度,定期下乡调查农村和农业问题,帮助基层干部出谋划策,解决农民增收中遇到的难题。聘请了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董树亭教授为科技副市长,在粮食种植的关键季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靠上抓,通过召开动员会、流动现场会、督察会等形式,加强各级对粮食生产的领导,经常召开由农业、粮食、财政、加工企业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解决粮食生产流通中的问题,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全市的粮食生产提供政策和技术保障。

  (三)加大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2004年市政府从财政列支1200多万元农业发展资金,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和农田基本建设,新打机井212眼,增加排灌机械357台(套),改善灌溉面积3.2万亩,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目前全市有2万眼机井,配套1.5万眼,有大中型水库32座,塘坝221座,拦水工程15座,排灌水工程232座,喷滴灌设施320套,有效灌溉面积达102万亩,旱涝保收面积87万亩。全市粮田基本上建成了田成方、林成网、沟路渠、桥涵闸相配套,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稳产田,增强了粮食发展的后劲。

  (四)实施良种产业化,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步伐。粮食产量的提高、品质的改善关键是品种。今年,我们在滕州市级索镇建立高标准的小麦“三圃田”10320亩,其中穗行圃120亩,株系圃200亩,原种田1万亩;玉米制种田5000亩。今年共引进优质小麦新品种(系)64个,优质玉米新品种78个,经多点试验、示范,从中筛选出适宜滕州市种植的优质专用粮食品种。优质专用小麦品种主要有白硬冬2号、济麦20、济南17、山农PH85—16、潍麦8号等,种植面积分别为18万亩、5万亩、3万亩、17万亩、14万亩;优质专用玉米品种主要有登海1号、登海3707、鲁单981、郑单958等,种植面积分别为11万亩、8万亩、16万亩、21万亩。市种子公司、级索镇农技站等种子经营单位完善了种子精选、加工、包装流水线,形成了引进、繁育、推广一体化的良种繁育体系,良种精选加工率达100%;采取“以粮换种”方法,统一良种供应,全市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玉米良种覆盖率达100%。

  (五)强化技术培训,推广粮食节本增效技术。为提高农技人员和农民科学种田的水平,广泛开展的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技术培训活动,普及粮食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一是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先后组织人员到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莱州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参观学习,同时聘请省内外有关专家作技术顾问,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二是利用农技推广体系上下贯通的优势,对项目区技术人员和农民进行了分期、分级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室内培训与现场示范相结合、骨干培训与普及培训相结合、印发技术资料与收听录音观看录像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方法,狠抓种粮农民的培训。2004全市共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325次,培训农民6.3万余人,发放技术资料10万余份,各级投入培训资金达180多万元。小麦重点推广了强筋品种、精播高产、配方施肥、种子包衣、氮肥后移、垄作节水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新技术,玉米上重点推广了粮饲兼用型新品种、麦田套种、合理密植、秸杆还田、病虫害综合防治、适当晚收技术。通过培训,全面提高了种粮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加快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步伐,推动了粮食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型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六)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形成产业化经营。市委、市政府制订了优质专用小麦加工企业贴息贷款和龙头企业扶持政策,充分利用滕州市的整体优势,发挥鲁南牧工商联合公司、东谷面粉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作用,采取“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切实按市场经济规律组织生产,依靠质量和价格优势,提高粮食的商品率和市场竞争力。2004年滕州市东谷面粉有限公司与农户签订优质强筋小麦种植合同工30万亩,企业以高出普通小麦市场价格的13%收购,农民每亩地可增加收入120多元,全市农民增加收入3600多万元,企业可增加利税3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