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发展粮食生产先进表彰

发挥产区优势 铸造粮食强县——河南省滑县人民政府

日期: 2004-12-29 16:05 作者: 来源:农业部 【字体: 打印本页

  滑县位于豫北平原,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辖22个乡镇1020个行政村,总人口123万,其中农业人口115万,耕地176.5万亩。常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30万亩左右,总产90多万吨,属粮食主产区。近年来,优质强筋小麦年种植面积100万亩以上,总产40多万吨,生产规模全国第一。滑县为国家“十五”优质麦商品粮基地县和“优质专用小麦生产重点示范县”,2003年粮食总产居全国百强,河南省第一,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奖杯。今年中央1号文件出台以后,我县充分发挥粮食主产区优势,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支农政策,粮食生产又取得了新的突破。

  一、取得的成效

  2004年滑县粮食总面积243.3万亩,比上年236.6万亩增6.7万亩,增2.8%(2003年比1998年粮食面积244.6万亩减8万亩,减3.3%);总产105.5万吨,比上年的97.7万吨增7.8万吨,增8.0%;单产433.6公斤,比上年412.9公斤增20.7公斤,增5.0%。全县人均粮食占有量857.6公斤,粮食商品量82.5万吨,商品率78.2%,其中外销56万吨。在今年的粮食生产中,我们取得了六项历史之最:

  (一)粮食单产、总产达两项历史之最。全年粮食总产105.5万吨,比历史最高年份1999年的99.95万吨增5.55万吨;平均单产433.6公斤,比历史最高年2001年430.1公斤增3.5公斤。

  (二)夏粮面积、单产、总产达三项历史之最。夏粮161万亩,比历史最高年份2003年159.9万亩增1.1万亩;单产421.42公斤,比历史最高年份2001年414.34公斤增7.08公斤;总产67.87万吨,比历史最高年2003年63.49万吨增4.38万吨。

  (三)优质小麦面积、单产、总产、品质达四项历史之最。优质强筋小麦面积107.4万亩、总产47.8万吨,分别比历史最高年份2003年的面积101.7万亩、总产42.5万吨,增5.7万亩、5.3万吨;单产445.5公斤,比历史最高年份2001年442.4公斤增3.1公斤;优质强筋面团稳定时间达到8—10分钟,为最好的一年。

  (四)政策支持为历史之最。“一减三补”共支持滑县6351万元,其中减税3600万元,直补2251万元,良种补贴400万元,农机补贴100万元。

  (五)项目实施规模达历史之最。承担部、省、市各项粮食生产项目累计实施面积达200多万亩次,创历史之最。

  (六)技术推广力度为历史之最。关键时期包乡技术人员驻村蹲点,日日汇报生产情况,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28项,推广良种1500万公斤,均为历史之最。

  二、主要措施

  (一)加大宣传,狠抓政策落实。一是认真学习贯彻中央1号文件。中央1号文件出台后,滑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工作,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组织集中学习,利用新闻媒体搞好宣传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强了对中央1号文件宣传、学习和贯彻工作,很快在全县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央1号文件的热潮,全县上下深刻领会了中央1号文件,大大增强了种足种好粮食的信心。二是落实减税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根据河南省减税方案,即农业税今年减3个百分点,由去年的7%减至4%。全县农业税及附加比上年的8500万元减3600万元,其中农业税正税比上年的7100万元减3000万元。亩均农业税负担由上年的53元降为31元,人均减少31.3元。三是落实直补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2004年上级拨付我县粮食补贴资金2251万元,遵循上级直补资金分配的原则和办法,我县实行“县核算到乡镇,控制到村,乡镇落实到户”的方法。县对乡镇、乡镇对农户的补助资金,以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时核定的计税面积为基础,按调整后的实际计税面积作为计算依据,全县实行统一补贴标准,每亩14.17元,人均补贴19.57元。四是实行良种补贴,鼓励农民种植优质粮。“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示范”(良种补贴)项目,在我县实施40万亩。今年,项目区分布在11个乡镇1个农场,良种(包衣)市场价格2.74元/公斤,项目区农民购种价1.49元/公斤(或用杂麦一斤兑换一斤),每亩按供应8公斤计算,每公斤补贴1.25元,即每亩10元的补贴已通过良种供应兑现给了农民,项目区农民共享受400万元的良种补贴资金,由此带动全县优质强筋小麦面积达到了110万亩。五是落实农机补贴,提高粮食生产科技含量。国家投资50万元补贴我县东方红—70型拖拉机8台,小麦免耕播种机8台,秸秆还田机2台,组建了万古镇和白道口镇两个作业服务队。国家投资50万元用于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购机补贴,其中玉米联合收获机每台补1万元,共补6台;小麦免耕播种机每台补2000元,共补90台;秸秆还田机每台补1000元,共补40台,实施保护性耕作作业每亩补贴7.5元,实施面积2万亩。其余7万元将用于“三夏”时玉米免耕播种机等购机补贴。

  (二)建立组织,切实加强领导。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杜部长在滑县调研时的讲话精神,切实加强对全县粮食生产、农民增收工作的领导,确保我县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县委、县政府成立了滑县“双增”工作领导小组和农业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任正副组长,有力地促进了我县的粮食生产工作。

  (三)推行“两卡四制”,实行目标管理。在粮食生产中,为搞好政策的宣传和生产技术的落实,提高农民种粮的自觉性和管理水平,滑县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行“两卡四制”,“两卡”即政策明白卡、技术明白卡,我县今年共发放“两卡”20多万份。“四制”,一是层层承包责任制,县长为县政府第一责任人,各乡镇长为乡镇第一责任人,并从县农业局抽派22名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分包乡镇,实行技术包干责任制。在生产的关键环节,所有包乡人员坚持每天下乡指导,并实行日汇报制度,随时掌握生产动态,为下步管理意见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二是督导督查机制。我们建立了三层督导督查机制。于粮食生产关键时期,第一层,由县农业局向每个乡镇派驻一名督导员;第二层,派出两个督导组,分别由农业局局长和业务副局长带队,到各乡镇巡回督导督查;第三层,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县“双增”工作领导小组和“农业工作领导小组”亲自到各乡镇进行督查指导。三是激励机制。对粮食抓的较好、成效显著的乡镇,将在全县进行通报表扬,对领导不力、措施不力、抓的较差的乡镇,将进行通报批评。特别是“4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示范”项目区内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都要建立自己的5000亩示范方,最终将依示范效果对各个示范方进行排名。四是项目评比机制。对实施农业项目的各乡镇都要进行项目评比,排名列序,对前几名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要进行奖励。

  (四)狠抓科技创新,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技术推广与服务方面,我县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创新工作。基本做法是“依靠两支队伍,完善一个网络,创新六种手段”,即:依靠两支队伍,完善一个网络。为有效改善“网破、线断、人散”的局面,我们一方面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推广专兼职专业队伍,包括县级198人,乡级97人,村级1200人。另一方面抓好农村实用人才这支“民间”科技推广队伍,包括234个村级植保技术服务站、2300个科技示范户,1500个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经销商户。两支队伍总人数达到5000多人,活跃在滑县的田间地头,开展农技推广工作。形成了以县农技推广中心为推广服务龙头,以乡镇农技站为龙颈,以村组为龙身的县、乡、村、户(组)四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新网络。创新六种手段。在传统农技推广服务的基础上,用现代传媒技术搞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一是开办了“滑县农业信息网”。农民可以上网查阅各种信息或在网上发布信息。设置了触摸屏幕电脑,农民可以分类查阅有关信息。二是建立了滑县农业科技服务大厅。集农业科技、市场、政策法规等信息服务功能于一体,有效地整合农业信息资源,集中20多名专家,向农民提供“一站式”服务。三是开播了《滑县农业》专题电视节目。根据农时需要,播出农作物管理、新品种、新技术、农产品市场动态、市场价格、致富典型等农业专题节目。四是组建了农业致富通手机服务网络。将农产品供求、市场价格行情、农业科技实用技术、政策法规、病虫害防治、劳务市场、咨询互动等12大类信息灌制在联通公司“致富通”手机卡内,使用者只要装上有“致富通”手机卡,就可以选择相应菜单接受有关信息。五是开通了致富通智能语音查询系统。通过电话向农民提供农业实用技术、农产品供求信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问题的咨询服务。六是建设农业“流动专家”服务站。配备农业流动服务车,随车乘坐农业专家,携带相关设备、技术资料等,现场解决农民遇到的棘手问题。

  (五)采取多种形式,搞好技术培训。一是邀请了省农业厅、河南农大、国麦中心、省职技师院、省农科院的知名人士召开专家研讨会,开展麦播技术培训,传授小麦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共商滑县优质小麦发展大计。二是结合承办农业部夏粮增产行动培训会和省农业厅小麦玉米综合生产能力科技提升试点行动启动仪式,对县、乡科技人员进行培训400多人次。三是选派技术人员先后参加了农业部在泰安、扬州、石家庄、南京等地举办的优质专用小麦培训班,促进了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四是结合送科技下乡活动、绿证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小麦综合生产能力科技提升行动等活动,组织好对农民的培训工作。五是开设了专家门诊,开通了热线电话,现场或在线接受农户咨询,今年累计接待农户或热线电话逾万次(人)。

  (六)抓好项目落实,促进粮食生产上台阶。今年,我们承担了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小麦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110万亩,农业部“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示范”项目40万亩,安阳市“优质强筋小麦高产高效综合开发”项目35万亩,优质强筋小麦平衡施肥项目4万亩,小麦无公害病虫防治项目100万亩以及小麦新品种展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等项目,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对我县优质强筋小麦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成方连片种植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七)开展高产竞赛,挖掘单位面积的增产潜力。为了进一步强化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种田意识,挖掘单位面积增产潜力,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滑县县委组织部、滑县农业局联合开展了“‘滑丰杯’玉米高产科技大比武”活动。经验收,老庙农民韩国政种2.5亩,单产879公斤,获得了特等奖。

  (八)集中开展打假活动,净化农资市场。为维护农资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按照全国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治理行动的统一要求,先后5次组织多部门联合突击检查,有效地净化了农资市场,保护了农民利益。

  三、下步打算

  滑县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将进一步发挥农业大县的后发优势,紧紧抓住国家重视粮食生产的新机遇,大力推进粮食科技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等“四化”进程,切实做好“粮食生产”这篇大文章。

  (一)科技化。依靠科技进步,推广“三节两提”技术,即节药、节肥、节水、提高单产、提高品质,增加粮食生产效益。

  (二)标准化。逐步建立完善各种粮食作物的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三)品牌化。做强“华州”麦业,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名牌,努力使滑县以优质强筋小麦为主的粮食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四)产业化。以“滑丰”种业为龙头,实现粮食面积的稳步增长,以“华州”麦业公司为龙头,拓宽粮食的销售市场,以华康、六粮玉液、柏林饼业、福乐道口面粉为龙头,搞好粮食初、深加工,以道口烧鸡养殖、四联肉牛公司为龙头,实现粮食过腹转化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