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展示 > 建立长效机制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展示 > 建立长效机制
2019年,新疆吐鲁番市鄯善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落实中央关于从点向面推开的要求,着眼全局和长远,突出鄯善特点,坚持分类指导,持续开展“四清一绿一改”工作,深入推进村庄清洁整治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强化组织领导,高位推动落实
鄯善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县委书记和县长多次在会议强调村庄清洁整治工作。建立各牵头部门负责、行业督导,乡(镇、场)具体实施的工作推进机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推进,调度各种资源,动员各方力量,强化各项举措,部署、督导村庄清洁整治行动工作。各乡(镇、场)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乡村两级书记担任村庄“清洁指挥长”,乡、村、组干部、保洁员、广大群众争当“主力军”,共同推进村庄清洁行动。
强化宣传引导,倡导文明新风
坚持集中力量从面上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充分发挥工、青、妇群团组织作用,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利用“农牧民夜校”“周一升国旗”“入户住户”“视频大宣讲”等平台,在全县广泛开展村庄清洁整治行动的宣传和教育活动6000余场次,提高各族群众的认同感,引导社会各界积极支持。指导乡镇、村(社区)建立通俗易懂、务实管用的文明村规民约,强化社会舆论监督,引导群众自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源头减少垃圾乱丢乱扔、污水乱泼乱倒、墙壁乱涂乱画、“小广告”乱贴乱写等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现象和不文明行为,村民清洁卫生文明意识普遍提高。加强互观互学效应,召开全县观摩推进会9次,乡镇举办观摩活动20余次,总结推进“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镇村负责、群众主体共建”的工作运行机制,形成“一村一策”共建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
强化重点任务,狠抓集中整治
把“村容整洁”作为村庄整治的重点,切实抓好村容村貌的整治。围绕做好院内院外“六件事”,重点抓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和村容村貌改善等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站15座、畜禽粪污处理设施38座,7280户实现三区分离。聚焦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以村为单元,广泛发动群众,持续开展“四清一绿一改”专项活动,集中清理柴草堆、粪土堆、垃圾堆等900余处, 清理内沟渠1942.6公里,清理内淤泥2055.5吨。通过集中整治,全民参与,创建市级美丽庭院10307户,加大房前屋后、院内院外绿化建设力度,完成村庄绿化和庭院绿化1400亩,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选派37名乡村干部赴杭州学习“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助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强化典型示范,建立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村庄公共环境保洁制度,推动形成民建、民管、民享的长效机制。制定《鄯善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每季度开展环境卫生“十佳十差”评比,促进城乡环境卫生明显改善。结合主题教育,建立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长效机制,在各乡镇实施“日清扫、周清运、月检查、季评比、年考核”工作制度,每周利用周一升国旗、周五爱国卫生日,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分片分块组织开展村庄清洁活动。加大居民庭院内外的环境卫生整治,清除农户庭院内外、房前屋后的垃圾、杂物,规整院内堆放物品,动员群众自觉遵守村庄环境卫生《村规民约》,减少污染。常态化开展督查工作,实行“红黑榜”“流动红旗”奖惩机制,严格“门前三包”制度,切实增强农民群众自觉性主动性,持续开展各项整治工作,确保村庄常年保持干净、整洁、有序。
整治前
整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