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展示 > 建立长效机制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展示 > 建立长效机制
理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缘,幅员面积4317.5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总人口数4.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572人。全县有耕地3.4万亩,主要种植特色蔬菜和水果为主,2019年获国家农产品安全县荣誉称号。2019年以来,理县大力开展村庄清洁专项行动,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善。
强化组织领导,构建全民清洁行动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建设美丽新理县,打造洁美新家园,理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人居环境乡村村庄清洁行动,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村庄清洁行动领导小组,各乡镇村层层成立乡村清洁行动领导小组,各级均拟定村庄清洁行动工作方案,层层压实责任,事事明确责任人,形成“有人抓、有人督、有人做”的组织结构。二是形成片区包干。为强化党员干部先锋作用,由副县级领导分乡镇包片开展,乡镇干部包村落实,村两委干部、党员带头开展实施,并带动督促所包户群众进行环境整治,形成全民参与、全民整治、全民共建“新理县”。
强化宣传引导,营造全域整治氛围
一是确保政策传达到位。积极利用会议、电视、简报等平台,广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村庄清洁行动有关政策法规,以及全县村庄清洁行动开展情况。二是充分利用新媒体宣传。以村为单位,通过广播、网络、微信、宣传横幅标语等多种载体进行广泛宣传,营造浓厚活动氛围,让广大村民认清村庄清洁的重要意义,共组建宣讲队28支,出动13台宣传车进行228次宣传,61处广播、车载音响10处、拉杆音响24个开展宣传,发放宣传资料2.45万余份,张贴宣传标语231幅(条),169处LED显示屏滚动宣传,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支持。三是大力开展群团活动。深入开展“孝善吉祥谷、洁美新理县”活动,通过“党建+妇建+团建”,常态开展志愿服务120余次。全县群众与党委政府一道积极参与到环境整治当中,用自己的双手美化自家的庭院、绿化居住的村庄,全域村庄环境整治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强化管理创新,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一是明确奖励机制。理县推进以人口为基数的环境整治机制建设,每年安排资金360万元,安排基础整治资金40元/人,建立奖励资金40—100元/人的考核机制,正向激励群众参与村庄清洁。二是加强农村德治手段。村村设立农村道德评判团,发挥乡贤作用,用道德规范群众。村村修改完善村规民约,用民俗约束群众。三是积极构建良风民俗。开展“最美理县人评选”“美丽村庄评选”“环境卫生光荣榜”等活动,用荣誉鼓励群众,激发村民的自主性,做到人人爱干净整洁,家家户户整治家园。一年来,村村设立保洁员,修缮159个垃圾处理池,共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1311.3吨;28个农资店设立农药废弃物回收点,4个片区设立废品回收站,引进垃圾处理公司集中处理,实现生产生活废弃物处理95%以上;清洁村内沟渠,新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5座,清理沟渠56公里,建立户用污水处理池935口;拆除店招店牌126处,清除乱搭铁皮棚12座。
整治前
整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