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展示 > 创新工作方法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展示 > 创新工作方法
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坚持以村庄清洁为突破口,坚持走好“清洁”“改善”“提升”三步棋,提升乡村颜值,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成功复审“国家卫生县城”,实现“五连冠”,如今的乡村环境更好了,村庄更美了,农牧民生活质量提升了,幸福感更强了。
强化组织领导,营造浓厚氛围认真落实“五级书记抓农村人居环境”的要求,成立了以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着力打造“四美两园”村1个、示范村7个、整治村64个。县委召开推进会12次,县分管领导带队对各乡镇现场指导54次,组织观摩会5次,确保了工作落实落细。坚持宣传与整治同步、教育与管理并行,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周一升国旗等形式,广泛动员全县上下参与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中来,营造良好氛围。
积极整合资源,强化资金保障布尔津县克服财政资金短缺,项目资金有限的困境,积极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引导农牧民群众投工投劳,多措并举,为村庄清洁提供有力保障,坚持做到“六点”:“补”一点、“争”一点、“借”一点、“挤”一点、“筹”一点、“捐”一点,持续投入建设及运维资金9600余万元,群众投工投劳7.3万人次,为全面推进村庄清洁行动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和人力保障。
注重建章立制,培养良好生活习惯通过建章立制,有效形成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社会各方办量广泛参与的村庄清洁建管机制。一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抓村带户、发动群众,将“门前三包”“村规民约”“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卫生庭院”创建等工作有机结合,利用升国旗、培训等机会由“草根宣传员”进行重点宣讲,强化农牧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共同参与建设自己的家园。二是实行环境卫生“黑红榜”管理工作机制,设立流动牌匾,村级牵头、村民评选、村级表彰挂牌的形式,通过定期卫生评比,对前三名的农户放在红榜,后三名的农户放在黑榜,进行公示,激发农牧民积极性、主动性,不断转变农牧民健康生活方式。阔斯特克镇注重正向引导激发群众参与当地人居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通过交叉互查,建立环境卫生“黑红榜”,以群众之间相互监督、评优奖励、树立典型示范带动等方式增强了村民参与的能动性,村容村貌较往年有明显改善并得到持续保持。三是对村保洁员、公益林管护员、巡河员进行管理区域划定,对村庄环境整治和生活垃圾清理分类实行包点、包段、包片,确保环境整治的每一个环节责任落实到人。全县初步形成了“村户收集、乡运转、县处理”垃圾处理模式。也格孜托别乡吉迭勒村由党员干部带头,完善村级文明治理条约8大类26条,交由网格长和联户代表开展监督,村党支部进行核实,奖优罚劣,评比结果与年终考核、待遇挂钩,并进行公示,有效调动了管理区责任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较好成效,工作方法在全县逐步推广。
抓好重点治理,持续改善村庄面貌以开展院里院外“六件事”和“三清一改”为抓手,扎实推进垃圾治理、厕所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等重点工作,拆除危旧房屋894间,清除残垣断壁约40.5公里,清理渠道120余公里,清理农村垃圾12800吨,完成新建、改建卫生厕所4723座,实施农村道路硬化77公里,完成“三区分离”5129户,引导发展庭院经济4400余户,实施残膜回收24万余亩,农村环境“脏乱差”得到有效改善,如今村道平坦,家家户户院落干净整洁,大家自觉把“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转化为爱护家园的自觉行动,村庄颜值更高了,前来旅游的人更多了,好环境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整治前
整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