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展示 > 创新工作方法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

日期:2020-04-03 10:08 作者: 来源: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以优化人居环境为核心,以清洁村庄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积极整合资金、人力等各种资源,动员广大农牧民群众,广泛参与、集中整治,大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着力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 

三项行动为重点,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全面展开 

  一是村庄规划行动。编制完成了《五原县县域村庄体系规划》和117个行政村694个自然村(771个社)的旧村整治规划,按照体现地方特点、文化特色的原则,推行了示范引领、文化主导等六种村庄整治模式。 

  二是村庄清洁行动。开展以三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整治行动,落实农户院落、门前三包责任制(卫生、绿化、秩序),制定农户清洁行动十条措施(整治居室、庭院、圈舍,清理粪污、柴草、杂堆,实施改厕,垃圾分类,培育好家风、好习惯)。建成农村公路2700公里,完成村巷硬化1700公里。全县各级干道、各类园区绿化贯通,782个村庄全部完成村屯绿化,建成547个村民健身广场、228个村组文体活动室,创建美丽庭院8200户,实现了绿进脏退,村容村貌变化巨大。 

  三是农牧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动。通过商品有机肥生产、集中收集处理、农家肥堆肥、沼气利用四种方式,畜禽粪污转化利用率达到95%以上;全面实施农业四控行动(控水、控药、控肥、控膜);建成农药包装废物回收点11个、残膜回收站13个,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 

三个重点常抓不懈,保障村庄清洁行动持续开展 

  一是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初步建立。探索形成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建成大型垃圾处理场2处,垃圾焚烧处置站3处,垃圾转运站9座,配套压缩式垃圾转运车10辆,电动三轮车300多辆,垃圾筒1万多个,聘用保洁员849名。 

  二是加快推进厕所革命因地制宜开展户改厕的推广应用,以水冲户厕为主,2019年共实施15817户,农村常住人口户改厕比例达到65%以上。 

  三是污水处理体系逐步完善。采取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模式,在集镇和人口相对密集的行政村建设小型污水处理厂(站)24个,对所有集镇和部分中心村进行集中收集处理。 

压实责任,强化干部群众在村庄清洁行动中的使命担当 

  一是政府引导。落实村庄清洁行动五级书记负责制,推行县委书记负总责和县领导包镇、机关单位包村、党员干部包组的包联帮扶机制。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为一线总指挥,直接负责行动部署和工作落实。村两委为第一责任主体,强化宣传发动、组织实施、检查验收等。 

  二是农民主体。广泛动员农户参与,发挥党员引领示范;利用媒体宣传和组织观摩、表彰、评比等,造大声势;推行诚信村民管理办法,建立红黑榜和公示制度、倒逼村民自觉履行义务;引导农民义务投工投劳,全面参与整治行动。 

  三是财政支持。成立整治专项督查组,实行一月一评一奖一约谈制度,全年安排100万元,用于兑现人居环境整治中的先进单位奖补;按照农户筹30%,政府奖70%的原则,每年每个村民小组安排奖补资金1万元,以奖代补。 

  四是制度保障。建立了“437”村庄长效保洁制度,即政府主导、乡镇监管、村级负责、村民自治的四级联动;城乡规划、执法、环境整治三位一体化管理;实行1套机制、1名保洁员、1辆保洁车、1个垃圾收集点、1座公厕、1组垃圾桶、1组打麦场“71”管理机制。 

整治前

整治后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