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展示 > 创新工作方法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展示 > 创新工作方法
作为工业重镇,江西省萍乡区湘东区曾经几乎包揽了萍乡市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长期以“灰头土脸”形象示人。近年来,湘东区聚焦农村人居环境的痛点、难点、薄弱点,开展“干净湘东”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村庄清洁行动,以政府为主导,引入市场化服务,探索构建干群联动长效机制,推动农村面貌“大变样”。如今湘东区村庄干净整洁,道路秩序井然,青山蜿蜒,河道清澈。
抓组织,强化保障
一是强化领导。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区长为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11个由县级领导带队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组,建立了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村庄清洁行动方案,明确了目标,细化了任务,压实了责任,确保人人身上有担子。二是加大投入。2019年区财政投入2.65亿元,其中新农村建设3000余万元,完善城乡环卫设施7000万元,农村环卫市场化4800余万元,农村房屋改造提升 1亿余元,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美丽宜居示范县(区)创建1510万元,整合各类项目资金8900万元,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实保障。三是全民参与。治理好湘东环境,42万湘东人都是主力军。湘东区推出从区、乡(镇、街)、村到村民小组层层包干机制,把动员会、调度会从全区大会一直开到村组的“户主会”,通过层层传导压力,级级压实责任,形成干群联动、齐抓共管的全民共创局面。
抓落实,确保质量
湘东区坚持问题导向,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对突出问题精准治理。一方面,坚持长效清洁,持续改善环境质量。2019年,以春节、春季、夏季战役、百日攻坚行动为载体,开展以“三清二改一管护”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全力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据统计,清理农村垃圾13458吨,清理村内水塘353口,清理村内沟渠369公里,清理畜禽养殖粪污260余吨,清理残垣断壁、乱堆乱放1.12亿处。2019年7月份,投资4184万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实现了全区农村环卫第三方常态化治理。按照“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要求,全面建立“五定包干”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村庄保洁、杂草清除、绿化养护、道路养护、公厕管理全面实行市场化,落实资金4627万元,已拨付资金2407万元。另一方面,坚持强基提质,打造最美乡村。完成了127个行政村的村庄规划,实现了全区的村庄规划编制率达100%。按照村庄“连线成片”要求和“四精”理念,打造麻山镇幸福村、汶泉村、老关镇三角池村等13个示范片区,建设百里特色农业休闲观光带、320国道、S533等6条示范线。已建成镇级污水处理设施 9 个,建成村级污水处理设施2个,在建 17 个,完成污水管网建设42公里。完成农户改厕7万余户,改厕率达到83%以上。完成县道升级改造27.6公里,建制村公路拓宽改造34.1公里,大中修道路改造16.85公里,建设省级美丽生态文明农村路16.2公里。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84%,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80%以上。
抓考核,严格督查
一是健全考核机制。建立了“日曝光、月调度、两月一考评、年底综合考核”督查考评机制和“四子”干部考核激励办法,即对先进的发“票子”、给“帽子”,让落后的丢“面子”、挪“位子”。通过两月一次的常态化考评考核,排名后两位的乡镇党委书记在大会作检查,并将考评结果与奖补资金直接挂钩,奖优罚劣,有效驱动“慢牛”,让“干净湘东”在持久战上保持动力。二是强化日常督查。区级抽调相关部门的人员组成了4个农村环境整治专项督导组,按照每周督导通报、每半个月一调度的要求,通过巡回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加强跟踪问效,督促问题整改,确保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扎实推进。三是突出激励措施。针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完成情况,计划聘请第三方公司对全区所有乡镇村进行全覆盖考核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评选出一等奖1名奖100万元,二等奖2名奖50万元,三等奖3名奖30万元,达标奖10万元,不达标的乡镇不仅罚款50万元,还将约谈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对考核排名前20%的村奖励10万元,考核排名靠后20%的村不予奖励,其余村按照整治效果给予2—5万元不等的奖补,激发了镇村干事热情。

湘东镇江口村整治对比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