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来自秋冬种一线的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来自秋冬种一线的报道
9月上旬以来,湖北省降水普遍偏少,特别是东部地区降水异常偏少,全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明显的秋旱,且旱情呈继续加重的态势。受干旱影响,全省小麦播期推迟,油菜育苗、移栽进展较慢,出苗率低,秋冬农业生产面临严峻形势。当前已进入油菜移栽、冬小麦播种的关键时期,11月中旬以前,全省有近200万亩小麦需要抢墒播种,600多万亩油菜需要直播和移栽。为了切实做好当前抗旱秋种、秋管工作,减少干旱损失,为明年夏粮、夏油增产和夏季农民增收打好基础,湖北省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抗旱秋播秋管工作。
一是积极调度和调剂水源。千方百计引江水、提河水、放库水、挑塘水,确保播种和移栽用水需要。江河、水库水位较高的地区,要及时开闸放水,搞好农田灌溉。需要提水的地方,要果断决策,尽快开机。要以灌区为单位,加强对水资源的科学调度和统一调配,合理安排好送水顺序,兼顾上下游和各方利益,保障旱区用水需求。有条件的地方,要及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二是抓紧小麦播种和田间管理。迅速组织力量,对已退茬的稻田、棉田及时进行翻耕整理,抢时间、保季节,抓好小麦播种。针对农村劳力不足,土壤板结的实际,组织大批机械下田作业,提高耕整效率和质量。迟播麦田要精细耕整,实行浅播,促使快发芽、早出苗。大力推广麦田盖草技术,保墒、保肥、保温,提高出苗率。小麦出苗后及时做好除草、施肥,以“管”补种,以“肥”补种;适当早施提苗肥,促进壮苗早发、冬前早发、带蘖入冬;结合中耕松土壅根,防冻护苗,同时清理“三沟”防暗渍。
三是抓紧组织油菜移栽和田间管理。抓紧组织抢栽、抢管,千方百计确保油菜面积稳定。抓好油菜苗的调剂,充分利用已育的油菜苗,力争不浪费一棵苗,不少栽一块田。播期早的直播油菜,可以间出一部分用于移栽;加强现有苗床的管理,抓好施肥、防虫、除草等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大苗。已育的油菜苗,要做到棵苗必保,早栽早管,重点是浇水灌溉,足墒保苗,及时间大苗移栽,浇好定根水,施好提苗肥,防好病虫害;加强迟播、迟栽油菜的冬季管理,特别是冬前管理。早施苗肥,充分利用冬季的温光资源,促使油菜早发根、多长叶;适当早施和重施腊肥;及时中耕培土,消灭杂草。
四是及时改种、补种,压减空闲田。因地制宜,及时调整秋冬生产结构。油菜缺苗、死苗严重的地区,要迅速采取措施改种、补种其它作物。一季稻田、迟熟晚稻田,抓紧抢种一季小麦、蚕豌豆、绿肥;岗地、坡地播种蔬菜、马铃薯等作物,确保种满种足,多种多收,不留一块空闲田。通过努力,在全省压减“三冬田”面积300万亩左右,稳定和扩大夏粮、夏油面积。
五是切实加强抗旱秋种秋管工作的组织领导。11月底以前,集中领导、力量、资金,大力开展抗旱保秋播、抗旱保秋种工作,确保组织协调到位、水源调度到位、抗旱措施到位。各市县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挂帅,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成立专班进村入户抓好落实。各相关部门要统一认识,明确职责,加强配合。农业部门要成立技术专班,深入田间地头,加强现有苗床抗旱管理、以播代育技术指导,搞好种子、化肥等物资供应。水利部门要切实加强水源调度和调剂。财政部门要积极筹集抗旱和救灾资金,保证生产需要。凡对秋种秋管不重视,抗旱工作不得力的地方和部门,要通报批评,并从严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