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今年夏收全面推进跨区机收工作
为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1号文件和省委2号文件精神,落实农业部“兴机富民”和“农机科技兴粮”行动计划,更好地推动荔城区粮食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今年该区原计划引进外来收割机50多台,完成早稻机收面积2万亩。至7月20日,该区已引进外来收割机71台,完成机收面积1.4万亩,夏季可望完成机收面积2.5万多亩。
一、 今年跨区机收促进荔城区经济快速发展
2002年该区引进外省收割机8台,完成机收面积3000亩,2003年引进20台,完成机收面积8000亩,跨区机收规模不断扩大,收割面积不断增加,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带动了荔城区经济的发展。
1、农民节本增收。今年机收每亩作业费指导价不超过65元,比去年每亩作业费80元减少15元,若雇人工收割早稻每亩作业费达120元,可为农民节本增收140多万元。
2、机收给荔城区带来社会效益。近年来该区农村出现“工荒”,年轻力壮的农民工进厂打工,跨区机收解决了农民工的后顾之忧,促进劳动力的转移。收割早稻每亩需要3个青壮年日,而用收割机收割只需20分钟,机收2.5万亩可以节省劳动力7.5万日,若按照每个工日创产值300元计算,该区可增加产值2250万元。
3、机收缩短抢收时间。往年该区人工收割早稻季节一般需要10天以上,今年引进收割机只需7天,一方面可以有效争抢农时,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农业抗灾能力,抵御自然灾害影响。
4、机收可以促进耕地流转,土地集约经营。今年该区早稻种植面积9.7万亩,而适宜机收的只有4万多亩,原因是分散不连片种植水稻,单家独户田块小。而这些农户今年又盼望收割机收割,机主不愿意收割,必然对今后耕地流转、土地集约经营起推动作用。
5、引进外省收割机,弥补荔城区农业机械不足。该区只有大型收割机5台,小型收割机18台,满足不了收割市场的需求。今年机械收割面积比去年增加2倍多,大大提高了该区机收率,同时还可带动该区农机专业户的购机积极性。
二、 全力以赴做好跨区机收工作
为确保水稻机收2万亩以上任务的完成,区农机总站将跨区机收工作列入当前的首要任务,及早抓好安排落实,对各项工作进行周密部署,结合实际,逐级落实,已做到“六到位”。
1、宣传工作到位。为营造今年收割机跨区到该区收割早稻的氛围,从而提高机收面积,5月15日区农机总站印发《关于做好2004年收割机跨区机收早稻工作的通知》,并将通知摘要成通告形式印刷120份,在重点村落张贴。张贴围观的现场群众无不拍手称快“政府真的为农民着想,今后再不用“割稻”了,就等着挑谷回家,收割费又这么便宜。”5月31日《莆田日报》以《欲机收二万亩,可增收百万元》为题报道了荔城区今年早稻夏收将全面推广跨区机械作业的消息,营造今年联合收割机跨区到该区收割水稻的氛围,让农民了解机收谷粒损失率低、机收作业费比人工收费低、增产又增收的优势。5月31日市委办《湄洲快讯》、6月4日区委办《荔城通讯》分别刊发了《荔城区扎实推进农业机械化积极服务“三农”》和《我区推进农业机械化,今夏计划机收早稻2万亩》,送市、区五套领导班子成员传阅,使市、区领导了解荔城区农机部门为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增加农民收入出实招。
2、 建立服务组织,转变工作职能到位。镇(街)农机管理站以往工作主要体现在管理上,而服务只停留在口头上。今年该区在黄石、新度、西天尾三个镇农机站率先成立了跨区机收作业服务队,由服务队与外地机手签订《跨区机收早稻作业合同》,与中介人员签订《中介人员守则》,与农户签订机收意向合同。在机收期间跟踪收割质量、服务态度、接受处理农户、机手、中介人员反映投诉,做到服务周到,让农民政府双满意。
3、中介培训到位。中介人员是连接机手和农户的桥梁和纽带,中介人员素质高低及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到跨区作业的成效。由于过去中介人员素质偏低,随意揽接业务,中介服务费高达每亩35元,直接导致有些外来机无田割,有的农户有田无机割。针对这一问题,今年该区采取由服务队临时招聘中介人员,纳入服务队管理,签订《中介人员守则》,规范中介人员行为。同时对中介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合格的中介人员发给中介人员资格证,持征上岗,没有资格证的中介人员按《管理办法》规定不予安排收割机。
4、作业面积落实到位。区农机总站统一印制机收作业面积意向调查表,由各中介人员深入村户,落实作业时间、作业面积、作业田块,并与农户签订作业合同,要求每位中介人员联系到不少于200亩的作业面积,目前中介人员已联系到近2万亩以上的作业面积。
5、跨区作业安排到位。为搞好优质服务维护作业秩序,区农机总站组建16支跨区机收服务队,3支服务队在主要路口设立外来收割机接待站,专门负责接待外来收割机,另外13支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跟踪收割质量、作业安全、作业收费。
6、领导重视到位。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将跨区作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曾多次过问和听取总站跨区工作汇报,区成立领导小组和跨区作业服务咨询中心,并设立跨区机收接待站,收割期间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在年初拟定的区农机化工作计划中,跨区作业管理被列为今年工作的重点、切入点,力争成为今年区农机化工作的“亮点”。因此,开春时区农机总站领导就带领区推广站、区监理站等有关人员到重点镇调研,制定跨区作业工作方案,制定统一的作业价格,每亩机收作业费不超过65元(比去年每亩80元少15元)。同时向区政府领导提出早稻品种布局方案,以利机械连片收割。

 提示信息
提示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