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确保夏粮丰收

百万农机跨区机收千里麦海颗粒归仓

日期: 2004-07-15 09:45 作者: 来源: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安徽省百万农机会战三夏纪实

  丰收的季节,欢腾的农机。当安徽省2790万亩小麦由南至北陆续成熟的时候,百万农机会战三夏热火朝天,有声有色。构筑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今年小麦丰收来之不易。农民说,像这样的丰收年景多年不见,小麦的亩株数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多,麦穗从来没有这样大,籽粒从来没有这样饱满。农民把这归结为:政策好,措施实,人努力,天帮忙,机械干。

  今年,全省共组织了300万台套农机投入会战,其中,拖拉机162万台,联合收割机4.3万台,割晒机12万部,脱粒机10万部。是历年来投入机械最多的一年。全省小麦收割机收水平达到89.5%,对一个县来说,一般三天时间就可以收割完毕。农民说,这多亏了农业机械化。

  小麦机收市场规范,表现在需求旺、诚信好、收益高需求旺。小麦丰收了,农民更渴望早日收割。连那些外出打工的人也早早把钱寄回家,请收割机代收。机收市场红火,机收价格平稳,机收小麦每亩收费一般在30-35元之间,比往年高出5元,农民认为价格适宜,易于接受。农民说,一个要收麦,一个要挣钱,两者一结合,就形成了火热的跨区机收市场。

  诚信好。今年小麦成熟期提前,农机部门提早部署,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全力以赴,全省跨区作业秩序和安全保障好于往年。许多地方的农民与机手结成常年合作伙伴,两者相濡以沫,相得益彰。今年机手与当地农民因价格、地亩计数方面的纠纷大为减少,跨区机收市场已日趋成熟和理性。

  收益高。据调查,今年参加跨区机收的联合收割机单机收入一般在2.5万元以上,比上年提高5000元,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这正是农民机手乐于参加跨区机收的原因所在。今年全省几乎所有的联合收割机都参加了省内或出省的跨区作业,仅出省参加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就超过一万台,总收入可达2.5亿元。各地普遍反映,小麦机收和人工相比,每亩降低支出20多元,减少收获损失20公斤左右。

  机收服务求实创新,表现在信息动态,技术到位,服务推动。信息服务由静态向动态拓展早在今年四月份,省局就着手对全省各地今年夏收的作业面积、预计收获时间、联合收割机等机械拥有量、需引进联合收割机数量等有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汇总,并把有关跨区作业的有关规定、技术操作规程等相关内容编印成跨区作业指南,发给参加跨区作业的机手们,并向他们免费发放跨区作业证。机手从指南中了解到全国小麦主产区的有关信息,联络方式。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共发放跨区作业证1.8万个,占全省联合收割机总数的60%,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来安徽省参加跨区作业的机械夏收前就预约联系的占整个参加跨区作业机械的50%以上。小麦收获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成熟和收获时间有先有后,这为联合收割机的有序流动提供了时间差。为了在夏收期间保证机手及时掌握沿途小麦机收的需求情况,全省各小麦主产区都以县、乡、镇为单位在主要交通路口设立接待服务站,在公路上挂横幅欢迎标语,向过路机手提供本县的交通图、热线电话,小麦可收割的时间,以及近期天气预报,为跨区机收的机手提供选择余地。想在本地找活干的,接待站根据各乡镇随时反馈的需求信息将机手带到作业地点。由于信息畅通,避免了农民找不到机械、机械找不到活干,或大量机械涌向同一个地方,或大面积小麦找不到机械的现象,这也是今年机收进度快、机收效益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技术服务到位确保机车技术状态完好,提高机械使用效率,是农机管理上的重要任务。各级农机部门组织农机技术人员、维修网点对机械进行维护、保养,安装、调试,特别是夏收前结合机具检修、对农机手进行技术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农机手十分欢迎。机手普遍反映,今年机械使用效率与机手的操作熟练程度、基本维修保养能力都比往年有较大提高。宿州市維桥区农机局为提高农机手的技术操作水平,举行联合收割机手技术竞赛,10余名经过选拔的机手开着同一型号的联合收割机在麦海里角逐,综合考评出一、二、三等奖,并颁发了奖状和奖金,上百名农机手在现场观看了比赛。

  秸秆综合利用是农机工作的既定目标。灵璧县黄湾镇红星村党支部书记陈云礼在县农机局的帮助下,今年从上海购置了两台不同型号的秸秆打捆机,据他介绍,他与农户协商,小麦机收费每亩30元由他支付,秸秆由他回收打捆,他说,每亩麦草打捆后可卖180元,除去各种开支,一亩可收益100元。陈云礼说,农机部门的服务到位,机械效益的发挥也到位。

  后勤保障推动保障夏收期间的服务,及时为农机手提供紧急救助服务,各级农机部门共组织技术人员4000多人,成立近千个服务队,为来本地作业或过境的联合收割机手提供后勤服务和安全保障,机手只要遇到机械故障、矛盾纠纷,农机局及时给予解决。

  组织有力,措施扎实,表现在:政府重视,部门主动,舆论促动在今年三夏会战过程中,一种普遍现象就是有机户有钱挣,无机户有机用。据调查,一台联合收割机至少承担上百户农民的小麦收获任务。调查认为,一户农民购机,为多户农民开展社会化服务,既避免了农民家家户户购买农机,又使农民家家户户用上农机。这成为农机化发展的一种新趋向。

  政府重视5月11日,省委副书记王昭耀专门听取了全省百万农机会战三夏及跨区机收工作的准备情况,并指示一定要抓实抓好,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切忌形式主义;5月14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切实做好百万农机会战及跨区机收的通知》;5月24日,赵树丛副省长在全省三夏农业生产电视电话会上多次强调要做好今年的农机会战和跨区机收工作,5月20日,全省百万农机会战三夏及跨区机收出征仪式在蒙城县举行,省政府副秘书长王首萌、农业部农机化司副司长刘敏出席,拉开了全省三夏农机会战的序幕。5月26日,省长王金山到阜阳视察三夏和防汛工作。三夏期间,省农委副主任刘永春受省领导嘱托,先后多次率队赴沿淮、淮北检查指导三夏工作。各级地方党委、政府也下发了相关文件,召开相关会议,成立三夏农机会战指挥部,由政府分管领导任总指挥,从而为三夏会战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部门主动三夏是农机部门发挥作用的关键季节,也是大显身手的黄金季节。全省农机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发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积极主动,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落实各项措施。县农机局长的手机成为热线电话,工作车成了指挥车和服务车,农机技术服务人员昼夜奔波在麦收第一线,调查了解实际情况,及时协调处理有关问题,做到上下联动,为农机手创造了良好的作业外部环境,农机部门还积极组织本地机械到外省参加跨区作业,为他们联系作业地点,组织服务车护送、跟踪服务,农机部门间的信用关系,为农机手们南征北战,跨区作业开辟了绿色通道。

  舆论促动为了在三夏期间大造声势,推动三夏农机会战的顺利进行,增强舆论导向的作用,三夏期间,中央和省主要新闻媒体都设立了三夏农业生产专栏,为百万农机会战三夏助威打气。一个个壮观的会战场面,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服务事迹不断出现在屏幕和报端上,极大地鼓舞了农机人的斗志,增强了农机人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