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小麦机收工作准备就绪 小麦机收会战即将打响
再过几天,河北省小麦机收会战陆续展开,预计南部地区6月3日即将开机,麦收高峰从6月5日开始,由南到北逐步推进,6月20日左右结束,目前,小麦机收进入倒计时,各项准备工作一切就绪,简要概括为“四个到位”。
一、组织领导到位。一是省政府非常重视今年小麦机收工作,把搞好小麦机收和跨区做业作为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件大事来抓,宋省长亲自签发了《关于搞好小麦跨区机收工作的通知》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三夏”工作的紧急通知》。农业厅党组也多次研究,抓好实施小麦机收工作的具体措施。二是成立了以省政府副秘书长曹振国为组长、农业厅副厅长李大北为副组长,农机、公安、交通、物价等部门为成员的小麦机收领导小组,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农机局。5月10日,召开了全省小麦机收工作会,传达贯彻落实了农业部、省政府有关指示精神,安排部署进一步搞好小麦机收工作。三是小麦主产区各市均成立了小麦机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加强了指挥调度,确保小麦适时收割。
二、指挥调度到位。省小麦机收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小麦跨区作业指挥中心,负责小麦机收作业的指挥调度、组织实施、协调管理和各项服务工作。及时掌握跨区机收动态,作业、气象等信息的收集、汇总、发布和反馈。接受农民咨询和机具质量投诉。与河南、山东、山西等省协调联系。配合公安、交通等部门,维护好联合收割机作业、转移的道路及治安秩序,保障跨区机收工作的顺利进行。指挥中心已于5月18日正式运行,对外公布5部服务热线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随时解答跨区作业的有关问题和处理各类突发性事件,已处理作业纠纷、拦截机等事件40余起。各市也设立了小麦机收工作值班电话和服务热线。
三、服务措施到位。一是各部门协调联动,为“三夏”麦收保驾护航。省交通厅发文要求开辟农机绿色通道,对持有小麦跨区作业指挥车证、服务车证、跨区作业证的车辆和联合收割机免费放行。省公安厅在106,107国道增派警力,加强巡逻,确保联合收割机转移顺畅,目前秩序良好。省财政厅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夏秋两季跨区作业。二是机具准备情况良好。省农机部门召开了小麦跨区机收维修服务协调会,举办了维修技术人员、师资技术培训班。组织全省各级农机部门的技术人员对联合收割机、小麦割晒机、脱粒机、拖拉机等全部进行了检修,使机具技术状态完好率达到100%。三是因地制宜推广农机服务组织560个,包括农机系统组织的跨区作业队、联合收割机协会、农机联合体等。推行合同签定、安全转移、及时维修、组织办证、办理保险、安排作业等方面一条龙服务。全省共配备跨区作业指挥车341辆,服务车390辆。四是省农机局下发了抓好安全生产的文件,并召开专门会议,强调各级农机部门搞好联合收割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重大事故反馈制度,开展安全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加强对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和辅助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其驾驶操作技术水平和安全生产意识,严禁疲劳驾驶和作业,力争小麦机收作业期间不出现重大事故。五是各市强化机收服务工作。已成立了技术服务小分队260多个,小麦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106个,提供机械维修、零配件、油料供应、作业安排以及后勤保障工作等优质服务,做好外来机车和人员的接待服务工作,解除外出务工不能返乡农民的后顾之忧,并为困难农户排忧解难。
四、宣传报道到位。省农业厅协助中央、省直宣传媒体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制定了宣传方案和重点报道题目。从5月中旬开始,与中央和省直宣传媒体及时沟通信息,并根据各媒体不同特点,策划了采访对象,开展好小麦跨区机收宣传活动,抓好规模大、组织好的跨区作业队出发仪式和赴河南作业机组的宣传报道,扩大社会影响。中央电视台和省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已连续报道河北省小麦机收跨区作业准备和出发的动态7条,河北科技报刊发了小麦机收专版,新华社、河北日报、河北青年报、燕赵晚报、燕赵都市报都有专题新闻和图片报道,河北电台已在《河北新闻》中开辟了“机收在线”栏目,及时反映机收和跨区作业动态。
今年全省预计投入联合收割机5.1万台,小麦割晒机7.8万台,脱粒机30.6万台,拖拉机60多万台,加上外省将有5000多台联合收割机赴冀作业,机收进度将大大加快。以市为单位约需6-7天,以县为单位快的只需3-4天,慢的需5-6天。届时,将形成“百万”农机战“三夏”的壮观场面。
信息提交人:河北省农机局 王行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