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收新气象:农民不返乡 农机促增收
CCTV.com消息(新闻联播):过去每年三夏期间,都会出现农民返乡潮,可是今年记者在三夏现场却发现,这一切都变了。
记者现场:这里是郑州火车站,因为处于我国最大的小麦产区,所以过去最多的时候有 800 多万的农民在这样的三夏时节返乡,随意栏住一个农民打听,他都会告诉你:回家收麦子。可是,今年直到现在小麦收割都已经开镰几天了,我们还迟迟没有看到这样匆匆的人潮。
粗略统计,今年三夏河南返乡农民不到往年的1%,对于争分夺秒的三夏来说这怎么忙得过来,当我们在 7200 多万亩麦田看着 8 万多台收割机井然有序地奔走时,这个疑惑随即就迎刃而解了。
河南省驻马店市周庄村农民朱艳清:(机械收割)省钱省力,一亩地一二十分钟就可以收完了,一亩地就花二十四五块钱。
更令我们吃惊的是,在今年河南三夏会战中,有 3/4 的农机挂的都是本地的牌照, 6、7 万块钱一台的农机,为何能在中原大地发展地如此迅速。
河南省驻马店市农机局副局长吕岩:首先是政府补贴(政策)的推动作用,驻马店市去年农民每购买一台联合收割机(政府)补贴 2000 元,(为此)在一个月内就新增联合收割机 1700 多台。
去年,河南省通过对农民购买农机给予 2000 到 5000 元不等的补贴,投入 1073 万,带动的是农民投入的13 个亿,农机数量增长近 2 万台,相当于前 4 年的总和,当然,除了政府的支持,更大的动力来自机收市场潜在的增收效益。
河南省驻马店市孙屯村农民乔林:(购买收割机)最大的目的还是为了赚钱,实话实说。
就在这位农民所在的老君庙镇,现在有 1/10 的农民每年有6、7个月的时间从南到广东北到黑龙江进行跨区机收作业,带回来 5000 多万的收入占了农民全年收入的一半。
记者:这一年能作业多长时间呢?
河南省驻马店市孙屯村农民刘国恩:2个多月。
记者:要跑很多省吧?
河南省驻马店市孙屯村农民刘国恩:跑四五个省。
记者:这两个月能赚来多少钱呢?
河南省驻马店市孙屯村农民刘国恩:赚四五万块钱。
伴随着农机的发展,河南农民在分享了本省机收作业3亿多元的市场分额之后,今年又首次出现了跨区收割农机输出量超过引进量的转折点。
河南省农机局副局长李明枝:今年咱们(河南省)从外省引进的收割机是2万1千台,组织出去要3万台,计划作业面积能够达到1800到2000万亩,(农民)拿回收益达到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