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农村改革专题

是什么让宜兴农产品“飞”起来?

日期: 2013-09-03 18:01 作者: 刘艳涛 来源:农民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随着农业信息技术的推广,尤其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江苏省宜兴市农业生产逐步实现了从“面朝黄土”到“智能化管理”的转变。目前,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已覆盖到水产养殖、畜禽饲养、设施园艺、茶叶生产、大田作物等多个产业,其中水产养殖智能控制技术推广面积达2万亩,辐射服务总面积达5万亩。“温湿度是否合适、通风情况是否正常……这些基础信息,我们借助电脑和手机,足不出户就能知道。”江苏新坤兴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杜小坤说。

  宜兴市农林局局长谢成松告诉记者,物联网技术不仅降低了农作强度,还有效提高了农户的种养殖效益。宜兴有近7.5万亩茶园、200多家茶叶加工企业,年产干茶6300吨,产值2.5亿元,是全省最大的商品茶生产基地。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茶场的病虫害监测,有效阻止了病虫害的爆发,茶叶亩均可实现增产30%,亩均增收达900元。

  在食品安全领域,物联网技术也大显身手。2010年,宜兴市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农贸市场蔬菜销售“条码制”,为蔬菜销售建立了可追溯制度。在此基础上,宜兴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建设了“水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并在螃蟹养殖示范户中启用。该技术以二维码为基础,整合GIS地理信息系统,消费者不仅可以查询所购螃蟹的养殖户情况和生产记录,甚至可以精确到水产品养殖池塘的地理位置,切实从源头上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产地的正宗性。

  目前,全市已建涉农网站200多个,不仅网站之间互设链接,部分佼佼者还在阿里电商平台上开起旗舰店,通过网站之间相互连接,彰显出集群效应,有效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美誉度,农户们只要点点鼠标、接接电话,足不出户就能让各种产品“飞”往全国各地。宜兴市农林局信息科科长蒋永年说,目前全市各种特色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售,年销售额达3亿余元。

  为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宜兴市专门设立了每年300万元的农业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市农林局整合相关项目资金,优先扶持发展电子商务、门户网站、农业物联网等信息化建设工程。各地以镇(街道)农服中心为主体,组建农业信息员队伍,构建完善市、镇、村三级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向广大农户及时有效地提供有关农业政策、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信息。目前,全市农业信息化覆盖率已达95%,20余万农民乐享信息化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