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评论员:发展现代农业,惠及亿万农民
新华网北京12月30日电 最近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这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伟大事业。
发展现代农业,有利改变农业基础不牢、后劲不足的基本状况,有利改变农业靠天吃饭基本格局,有利于改变农民就业门路不多、增收困难的基本局面,有利改变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差距拉大的基本态势。
现代农业带给农民的是实实在在的好处,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发展现代农业,就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让农民在生产、生活、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得实惠。中央已明确要求,2007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另外,在全国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将加快普及到全国80%以上县(市、区)等惠农政策都将给亿万农民带来实惠。各地要按中央的要求,抓住当前经济发展较快和财政增收较多的时机,重点办好“水、路、气、电”等实事,尽早让农民喝上干净水、走上平坦路、用上清洁气和便宜电。
发展现代农业,就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粮食生产,让种粮农民得实惠。要认真落实种粮农民直补和良种、农机、农资补贴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要切实解决粮食生产“两头热中间冷”的问题,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要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管和调控,保持农资价格的基本稳定。要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让更多的农户享受到保费补贴。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综合效益,从根本上夯实增粮增收的基础。
发展现代农业,就要加快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让农民在产业发展中获得实惠。要不断拓宽农业的内涵和外延,促进结构优化升级,拓展农业产业领域,努力把农业建设成为富民产业。要着力扶持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要推进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农户的有机结合,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实惠。
发展现代农业,就要大力加强市场体系建设,让农民在市场发展中得实惠。要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取消对农民进城销售农产品的各种不合理限制。要加强农产品进出口调控,抓好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改进农产品信贷、保险、检验检疫和通关服务,加强对大宗农产品进口的调控和管理,保护农民利益。
发展现代农业,要从当地实际出发,从最有利于农民、最需要解决、最有条件解决的问题入手,不提脱离实际的口号,不定超越阶段的目标,不上劳民伤财的项目,不做违背农民意愿的事情,确保现代农业建设取得实效。
刚刚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并对发展现代农业进行了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根据这次会议的精神,现阶段建设现代农业,就是要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农业资源禀赋条件和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出发,以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要素利用率和科技贡献率为核心目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水平,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利用,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努力走出一条顺应客观规律、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展顺利,开局良好。在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粮食继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社会事业明显加强,农村更加和谐稳定,农业农村呈现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了重要支撑。
四川各地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工作,大力健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农民科技素质稳步提升,科技对农村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近年来,全省农业科技领域累计获得国家级奖励32项,动植物新品种选育等一些重大技术领域在全国具有竞争优势。截至今年11月,四川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45%。
相关新闻
- 宜春市稳步实施现代农业水稻新品种展示工作 2010-06-03
- 九江县现代农业美丽“蝶变” 2010-06-03
- 荆门:打造现代农业强市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2010-06-02
- 新疆现代农业发展阶段 基础及重点工作 2010-06-01
- 都昌县认真搞好现代农业水稻新品种展示田间管理工作 2010-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