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百万亩”架构青岛现代农业———访青岛市政府副市长张元福
围绕现代农业建设,日前记者采访了青岛市政府副市长张元福。
张元福说,近几年,青岛以建设高效、生态、品牌农业为主攻方向,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加大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和生产结构,围绕构建农业产业、经营、科技和质量等六大体系,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推动了农民收入增加和新农村建设。
为此,青岛将要通过建设粮食、蔬菜、果茶花卉和花生“四个百万亩”示范基地,构建起具有青岛特色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农业结构。
张元福介绍,从2004年起,市里每年从土地出让金中拿出4000万元,连续3年投入1.2亿元,建设了100万亩高产优质高效粮食示范区。100万亩粮食示范区约占全市粮田的40%,搞好了,青岛就可以基本解决粮食风险问题,心里就有了底。现在,粮食示范区总投资已达24360万元,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基本实现了水利化、良种化、道路林网化、生产机械化和销售合同化。示范区粮食单产平均比实施前3年平均水平提高了26%以上,达到了吨粮田标准。
前段时间,经过调查论证,青岛确定再启动“三个百万亩”示范工程,现在建设规划已编制完成。首先,市财政每年投入4000万元,3年投入1.2亿元,建设100万亩优质安全蔬菜示范区,突出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用3年时间,使优质安全蔬菜设施栽培面积达到20万亩,蔬菜产品全部实现无公害,部分达到绿色农产品或有机农产品标准,产品加工率达到20%以上。同时,积极推动100万亩优质果茶花卉示范区和100万亩优质花生示范区建设。
张元福认为,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支撑是农业产业化。基于此,近几年,青岛积极推动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集团化和集群化,重点培植了希杰等龙头企业,形成了奶业、肉鸡、生猪、蔬菜、花生、果品、水产品等“七大”产业链,现在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35家,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39家,预计今年农产品出口可突破20亿元,约占全国的6.5%。同时,2005年市政府补贴投入3000万元、总投资5.4亿元,建起了“山东国际农产品展示交易中心”,现已成功举办了两届“青岛农交会”。每年投入1000万元,扶持农业科技园区和农产品基地建设,建立起国家级畜产品基地7个、水产品基地29个。每年安排1000万元,扶持了70家重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对现代畜牧业,张元福说,实施了“退户入园”战略,加快了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引导分散的养殖户向小区集中,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初步构建起了以规模化和标准化为主的畜牧产业体系。建立了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健全了动物疫病控制网络,加大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2006年新建和改扩建标准化养殖小区656个、标准化养殖场3600个。2007年,将新建和改扩建标准化养殖小区200个、标准化养殖场2000个。
张元福坦言,明年青岛市财政将继续投资4000万元,新发展农村户用沼气3万户,建设秸秆气化大中型工程项目50处,加强农村能源和环境建设;安排1000万元,推进重点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
相关新闻
- 宜春市稳步实施现代农业水稻新品种展示工作 2010-06-03
- 九江县现代农业美丽“蝶变” 2010-06-03
- 荆门:打造现代农业强市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2010-06-02
- 新疆现代农业发展阶段 基础及重点工作 2010-06-01
- 都昌县认真搞好现代农业水稻新品种展示田间管理工作 2010-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