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 > 2005年两会动态 > 农技推广标兵

扎根基层 服务三农——记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百朋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蒙日业

日期: 2006-01-04 14:10 作者: 来源:农业部 【字体: 打印本页

  一个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8年的农技人员,当地农民群众由衷地称他为希望田野上传经送宝的“使者”,农业科技推广的“领头雁”,为民办实事的“贴心人”。他,就是广西柳江县百朋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柳江县第六届政协委员、柳江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高级农艺师--蒙日业。十多年来,他主动当好镇党委、镇政府发展农业的参谋,精心拟定百朋镇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计划,提出了多想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合理化建议,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为全镇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由于工作业绩突出,他多次受到镇党委、镇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嘉奖,3次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授予“全区农技推广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扎根基层爱岗敬业

  1987年8月,蒙日业从广西农校毕业分配到柳江县百朋镇农技站工作。由于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加上他参加工作后勤学好问,刻苦钻研,善于总结经验,很快成为单位技术骨干,由技术员晋升为助理农艺师、农艺师,2004年12月晋升为高级农艺师,成为柳江县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中唯一获得高级职称的在职农技干部。他还是一位有较强组织能力的领导者,从一名普通的农技人员提拔为副站长、站长,机构改革后,又被任命为农业服务中心主任。

  百朋镇既有平地,也有山区,为了解决山区农业技术入户率较的现状低,为统筹平衡发展,他不辞劳苦多次带领技术干部进山区举办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播放技术录像,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2002年春,当他得知地处高寒山区的龙泉村圩洞屯的农民急需防治姜瘟技术,他马上带领本单位全体干部进驻该屯3天,晚上召集村民观看“农业科技”录像,白天与农户同劳动,手把手地教农户对姜种进行消毒,农户很快就能掌握并应用这项实用的技术。2002年,百朋镇农技站受到自治区“三个代表”活动督查组的好评,成为全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动一面鲜活的旗帜,为基层农技干部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蒙日业的工作总是一丝不苟。1987年,为寻找到一个理想的大豆品种替代已严重退化的当地大豆品种,他千方百计查找资料,查阅信息,当他打听到柳州地区农科所有一个苗头品种——柳豆1号时,马上骑车到60多公里以外的这家科研单位,说服他们把余下的41.5公斤柳豆1号原种全部卖给他。

不畏艰难推广新技术  推动经济发展

  在基层,推广农业新技术具有一定的难度。例如,1997年当蒙日业把水稻抛栽这一革命性的新技术引入当地时,在引进示范工作中遇到的重重困难。为了把这一新技术稳妥推广开来,1997年下半年,他亲自做塑盘育秧试验,设置不同施肥水平、不同施肥方法、不同苗床等处理的试验。通过试验,他掌握了塑盘育秧的关键技术,为进一步的示范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1998年早造,他就带领本单位全体干部在租用的1亩试验田上进行大田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到夏收时,这一新技术终结硕果,经测产验收,抛栽比手插亩产增长8%。当年晚造,他又带领单位技术骨干到百朋村河村屯办了一个35亩的抛秧栽培技术示范样板。经过技术人员的认真指导和亲手示范,秋收时样板田喜获丰收,平均亩产465公斤,比对照亩产增55公斤,增长11.8%。为了使这一新技术尽快得到推广普及,他采取了一整套工作措施:一是及时整理编印适用于当地的《水稻抛秧栽培技术》;二是召开现场会进行推广;三是下村屯去播放宣传;四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对示范户进行补贴。通过采取这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使这一新技术从2000年起便在当地得到广泛推广,每年推广面积达3.2万多亩,推广普及率达86.5%,增长12%,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引导种植结构调整  增加农民收入

  针对本镇粮食自给有余,但有相当一部份是烂泥田,种植水稻产量不高这一实际情况,1998年蒙日业向镇党委、镇政府提出了“扩大双季莲藕种植,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镇党委、政府采纳了他的建议,实施了“1113458”强镇富民工程。为提高莲藕产量和品质,他亲自到武汉水生蔬菜研究所请教,并引回鄂莲4、鄂莲5号等优良品种,然后深入田间指导农户对留种藕进行提纯复壮。此外,还指导藕农成立了“怀洪”莲藕协会。经过三年的引导示范推广,从2001年起,每年全镇的双季莲藕种植面积均稳定在3万亩左右,仅此一项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70多元,成为该镇继糖蔗生产之后又一支柱产业。

  18年来,和蒙日业同期毕业的同学有的远离基层,到县、市农业局工作,有的改行,有的下海当老板,而他却甘守清贫,乐于与农民打交道,干他热衷的农技推广事业。他为当地引进推广了水稻抛秧栽培、莲藕标准化生产、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等10多项农业新技术,其中,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每年覆盖3.2万多亩,推广普及率达到86.5%,增产12%;莲藕标准化生产每年推广面积达2.8万亩左右,推广普及率达到87.5%,增产增收20%;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和双季稻吨粮田技术推广普及率达到60%以上,增产均在10%以上。他负责过12项农业科技项目在当地的实施工作,先后获得了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柳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柳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柳州市科技进步四等奖1项,连续两届被评为柳江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此外,他还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了了2篇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