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 > 2005年两会动态 > 农技推广标兵

农机战线上的楷模—记山东省嘉祥县疃里镇农机站站长朱庆来

日期: 2006-01-04 14:02 作者: 来源:农业部 【字体: 打印本页

  朱庆来同志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从事农机工作三十年以来,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心系群众、兢兢业业,不计名利,舍家为民,在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和农机跨区作业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促进了疃里镇农村经济的发展,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赞誉。

克服困难 艰苦创业

  1980年疃里乡逐步分田到户,实行生产责任制,原来农机站的大型农业机械不适应一家一户的田间耕作,陆续被处理掉。到1986年,农机站除了6000元的贷款,只剩下一台报废的链轨拖拉机、6间破烂不堪的瓦房、23元现金和6名工作人员(其中两名近60岁),整个农机站名存实亡。

  1986年2月,朱庆来同志接任疃里镇农机站长,首先面对的是6名职工的吃饭问题。他看到全乡的小型拖拉机等机械越来越多、广大农机户购买柴油有困难,萌发了办一个农机供油点的想法。路子认准了,他骑上一辆破自行车,经过50余趟的奔波,终于领回了营业执照。他将仅有的一台破链轨拖拉机卖了3000元,又求亲告友筹集了3万余元资金建起了供油点,并开设了全乡第一家农机维修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到1991年,农机站除还清贷款外,还积累了3万元资金,并形成了集维修、经营于一体的农机服务中心。随着327国道的建设开工,朱庆来意识到通车后过往的车辆将会大大增加,于是他决定投资30万元建一处标准式农机加油站。2002年又投资200万元进行改建,到如今已发展年经营额1200万元,上缴税金12万元的大型加油城。

帮农富农 开创联合收获跨区作业

  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共产党员,他时刻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众所周知,农活中最脏、最累的莫过于用脱粒机打麦。当时一位领导对朱庆来说:“你推广了机械深耕、机械施肥、机械播种,是一大贡献,如果再实现小麦联合收获作业,那才是最大的贡献”。

  1996年,朱庆来同志尝试从潍坊引进了4台“佳联”小麦联合收割机来本地作业。第二年又从青岛和烟台引进了28台联合收割机,在全镇进行了大规模的收获作业。为提高当地机械化水平,发展当地经济,他带领全站人员大力推广小麦联合收割机,以农机站为依托成立了全市第一个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社,仅1999年春,就购置了37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到2002年,入社机械就达到130台,配套农具290台,合作社成员500人。

  2004年麦季,跨区作业队的130台收割机作业量达到了14万亩,收入600多万元,单机纯收入达到2.3万元。八年来,累计为农民增加收入达6000多万元,使150多户群众脱贫致富,并带动了全县其他五个乡镇的农机工作。

忘我工作 无私奉献

  朱庆来同志常年奋斗在农机战线上,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真正做到了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然而面对父母妻儿却又有说不出的愧疚。1991年10月2日晚9点,农机站收到一批新购置的24台小麦播种机。为抢播种时间,朱庆来决定连夜组装机械分发到村,他率全站同志跑了14个村,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6点。忙了一宿,还没合眼,又有群众请他去现场指导播种。而此时家中父亲已经病入膏肓,生命垂危。可他二话没说,一连几天都忙碌在田间地头。当时任乡长的崔遵明同志狠狠地“批评”了他,“老人家马上就要不行了,谁家的儿女不守候在床前?况且你还是长子!”朱庆来同志说:“我是怕群众不会使用机械,影响生产!作为党员,我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广大群众啊!”

  1999年5月末,儿子大腿骨折,忙碌在河南麦收一线的朱庆来没有回家看望孩子一眼。回去后,又为了不耽误跨区作业,把儿子提前接出院回家治疗。因为这样,他儿子的腿两次错位,最后被迫截肢,并留下后遗症。2003年夏季“非典”肆虐时期,朱庆来同志不顾生命垂危的病儿,毅然带着218台收割机的作业队外出作业。麦收刚结束,他还没来得及品尝胜利的喜悦,却收到儿子因截肢后遗症不幸夭折的消息。

  2000年5月麦收跨区作业出发前,家里人和同事们见他面色异常,便催促快去医院检查。朱庆来不敢去医院,恐怕一旦查出病来,会影响作业队刚刚鼓起来的士气。他硬是坚持着,一直挺到麦收工作全部结束,才到县医院检查。从此,每次外出作业,他都要带上中药和药锅,先服下治糖尿病的中药,半个小时后再喝医治肝胆的中药。几年前90多公斤的体重,迅速下降至70来公斤……

  一位同学曾开导他:“你一个小小的农机站长,整天拼死拼活地忙,值吗?”朱庆来却说:“咱们成天说要农民增收,不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行吗?咱们要推进农业产业化,不搞农业机械,行吗?咱们搞机械化,不兴办合作社,不让农机走向市场,没有我们这些人服务,行吗?”跟着他干的普通机手,夏收时一个月中可获得几万元的收入,而这位普通的共产党员,每月只拿着739元的工资。

  近年来,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干部的优秀代表,朱庆来获得了乡亲们的爱戴和赞誉,也获得了“全国农机化科普先进工作者”、“山东省优秀农机站长”、“济宁市劳动模范”、“嘉祥县优秀共产党员”等50多项荣誉称号。他所领导的农机站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先进基层农机站”。对于这些他看得并不太重。他看重的是这样几个大数:农机合作社已组织农民跨区作业1300台次,机械收割了160多万亩小麦和玉米,秸秆还田、深耕作业50多万亩,农机手们的总收入已超过6100万元。

  朱庆来同志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真正体现了“不怕困难、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怀,切实体现了“勇于开拓、积极创新”的良好品质,努力做到了“兴机富民”,忠实实践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展示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风采,谱写了一曲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