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机械化 粮食生产效益佳——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莲花镇犁头山村 吴金有
吴金有,男,41岁,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莲花镇犁头山村人,现任莲花镇犁头山村支部书记、衢江区金岳粮食合作社理事会理事, 2003、2004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浙江省优秀种粮大户。
1996年,他承包了附近十里丰农场的163亩水田,尝试规模种粮,成为衢州市最早的6个种粮大户之一。当时,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低,除了将收割完毕的稻谷用拖拉机运输到家里外,种田的其它过程基本上都要靠人工作业完成,生产进度慢、雇工成本高。在承包开始的前几年,他的种植规模稳定在100多亩。2002年,随着农业生产机械的大力推广应用,他抓住十里丰农场产业调整的时机,一举承包了360亩水田,使生产规模上了一个大台阶,2003年扩大到420亩。随着2003年下半年粮食价格的大幅度走高,眼光敏锐的吴金有意识到种粮的大好机会到来了。2004年,他到离家30多里地的巨化承包了380亩水田,使水田承包面积达到800亩,今年继续扩大到960亩,2005年全年水稻油菜复种面积达到了1823亩,其中:水稻复种面积达到1820亩。
具备多年开拖拉机经验的吴金有,对农业机械化的作用比常人有更深刻的认识;多年的规模化种粮,也让他积累了一套丰富的科学种粮经验。早在2001年,他就购置了一台耕田用的耙耕机,2002年又购置了1台大型收割机,2004年他又一次性投资20多万元购买了收割机、大型拖拉机、运输机各一台。除了做好自家的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以外,他还积极帮助附近农民做好耕田、收割等作业。吴金有的种粮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条:
一靠机械化。近两三年来,在种田过程中,做到耕地和收割作业全部采用机械化,机械化作业程度超过60%,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减少了种田成本,增加了种粮效益。
二靠新技术。多年以来,他一直努力学习各项先进适用的水稻种植技术,并积极配合农技推广部门做好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工作,成了农技推广部门推广新技术的得力助手。今年他种植的860亩早稻全部应用了免耕直播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其中50亩采用了沼液浸种技术,提高了早稻单产率;960亩晚稻实现了旱育秧技术、配方施肥、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和富硒增效剂应用等多项技术的综合配套。
三靠优质水稻品种。在先进栽培技术的配合下,他积极选用优质水稻品种,如金早47、II优084、春江糯683等,良种覆盖率达到100%,生产出的稻米深受粮食收购部门和稻米加工企业的欢迎。
新品种的应用、新技术的推广以及集约化、机械化经营,使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他种的田成了附近农民的科技示范田。今年早稻亩产达440公斤,比全区平均亩产的385公斤高55公斤,增幅为14.28%;晚稻亩产480公斤,比全区平均亩产高40.5公斤,增幅为9.22%,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39.2吨,利润18万元。近两三年来,他每年向粮食收购部门出售的订单粮食都在100吨以上。今年,他订单销售的粮食达125吨,此外,还向市种子公司提供了150吨的种子粮,全年合计可向社会提供商品稻谷815吨。
近年来,在吴金有的带动下,该村群众非常重视农业规模化生产。2005年该村粮油复种面积20亩以上种粮大户已经达到27户,犁头山村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种粮专业村。
作为种粮大户,吴金有热心于农技推广;作为村支书,吴金有也是优秀的。他在顺利开展全村土地整理、医疗合作制度的同时,完成了康庄工程建设,实现了村内主要道路的硬化。同时,还积极推广沼气池建设,进行村庄环境整治,目前该村已建成沼气池105座,全村80%以上的农户用上了沼气,犁头山村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2005年,该村被列为省级生态示范村,同时还被列为省级科技示范村。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吴金有多年的辛勤劳动和努力工作,得到了犁头山村干部群众的高度评价,上级有关部门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吴金有多次被评为莲花镇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1998年当选为衢县人大代表,2000年被中共衢州市共青团等6家单位评为“红星杯”衢州市十大种粮状元,2005年被评选为衢州市创业富民带头人,并光荣地当选为中共衢州市第五次党代会代表,在党代会期间,他就粮食生产、村级经济建设和农村环境治理等热点问题,积极向政府建言献策。
相关新闻
- 安徽今年粮食生产投入资金434.7亿元 2024-11-11
- 筑牢粮食生产的生态底色(经济日报8月22日第5版) 2024-08-22
-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谈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2024-01-03
- 2024年粮食生产总体目标确定 2023-12-21
- 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2023-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