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 > 2005年两会动态 > 粮食生产大户标兵

抢抓开发机遇 发展粮食产业——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岳家沟村五组 张廷生

日期: 2006-01-04 14:19 作者: 来源:农业部 【字体: 打印本页

  张廷生是金川区双湾镇岳沟村五组村民,今年40岁,高中文化。近几年,因为种粮种出了名堂,得到了实惠,但他在种粮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努力却鲜为人知。

  2001年,随着农村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村里作出了在村林场大搞中低产田改造的决定,号召和鼓励广大群众多方筹资开发。张廷生踊跃报名,并拿出多年的积蓄和多方筹措的资金承包了村里的2050亩沙滩烂地,开始拉沙压碱、平地、除草等全面改造,经过几个月的苦战,2000余亩的条田展现在眼前,他在改造好的地里种上了小麦、大麦、玉米、籽瓜等作物,由于没有一点的科学技术,管理水平低,收入不尽人意。

  痛定思痛,张廷生明白,庄稼人也要学文化,需要掌握一定的农业科学实用技术。于是他买来了许多科技书籍,开始学习,并且他还先后到张掖、兰州等地学习取经,边学边干。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学会了一整套种植的技术,明白了许多道理,长了不少见识,他下定决心向科学经营要效益,从播种、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每一个环节入手认真分析研究,实施科学管理。功夫不负有心人,昔日沙滩变良田。近五年来他引进优质小麦、大麦、玉米等十多个新品种试种成功,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起初的粮食亩产仅为700斤。2005年,他种植粮食1360亩,粮食单产达到428公斤,粮食总产量达547吨,粮食商品量547吨,家庭年收入72万元。偿还了货款后,还存了几万元存款,尝到了好处的他更加坚定了种植信心。特别是国家免征农业税,扶持农民奔小康大好政策,使他更想把种植业做为一项事业做大做强。于是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今年筹资5万多元,新购置农用小四轮拖拉机等农机具8台、客货小车1辆。

  张廷生赚钱不“唯”钱,自己富了,并未忘记村里的乡亲们,他想的是众乡亲们能否通过发展农业走上共同致富的路子。他在种好自己粮食的同时,不辞辛劳,主动找生产、生活上有困难的农民,把他所学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传授给他们。没有资金,他无偿提供资金,没有土地,他无偿地把土地提供给农民,没有籽种,他无偿提供籽种,只要乡亲们能过上好日子,他做什么都愿意,在那些日子里他几乎天天和农民在田间地头,为他们讲解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无公害施肥技术,一讲就是一天,他不厌其烦讲了再示范,示范完了再讲。以此带动了群众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性。

  一花迎来百花开。在他的帮助和带动下,岳家沟村的种粮大户越来越多,现已形成较大规模,使全村的粮食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全村人民走上了致富之路,过上了幸福生活。

  勤劳朴实的他,多年来本着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动力,立足资源优势,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致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走“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农牧结合”的路子,相信将会成为双湾镇名副其实的种粮大户和致富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