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 > 2005年两会动态 > 粮食生产大户标兵

执着追求 播撒丰收的希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额敏县玉什哈拉苏乡二村 崔保贞

日期: 2006-01-04 14:18 作者: 来源:农业部 【字体: 打印本页

  崔保贞,男,49岁,新疆额敏县玉什哈拉苏乡二村村民,高中文化,199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全家四口人,两个劳动力。在30多年的农业生产中,崔保贞同志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掌握了各种农业机械知识。在玉什哈拉苏乡有他的综合门市部,在二村有他的4000亩土地,在庭院中有他成套的农业机械,他是靠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成为了该区域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和富裕户。

  2000年春,无论是种植经验和资金都有一定积累的崔保贞,承包了本村2000亩的低产土地(砂石地),这使许多村民不为理解,这不是拿着钱往地里撒吗?可崔保贞不这么想,任何低产土壤都是有原因的,砂石土壤不保水不保肥这仅仅是一方面,该区域特殊的气候会不会给作物也造成不良的影响呢?为了种好这2000亩土地,他参加了农业技术的培训,并做了详细的种植规划,贷款打了2眼机电井,同时对该区域的气候搞了大量的调查,当年种植春麦500亩及其它作物。在生产管理中,他不断摸索、总结适宜本区域的种植技术。玉什哈拉苏乡离额敏县城约40多公里,海拔在780米,属干旱山地气候带,作物生育期约比县城平原区晚10天左右,6月底至7月初有干热风的危害,他掌握了这些信息后,在生产上就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如种植优良品种,对砂石地进行少量多次施肥,适期进行化学除草,根据生长情况适时灌水,6月底7月初及时进行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防治干热风等等,一系列技术措施的实施,使崔保贞春种植的小麦当年亩产量达到了260多公斤,比该土区春小麦单产高100多公斤。这一成绩极大地促进了崔保贞科学种田信心,随后在2001、2002、2003年,他在种植上连年获得了丰收,更加坚定了增加投入的信心,他陆续购进了大型轮式拖拉机(东方红1204)2台、耕地农具、播种机、运输汽车、推土机、小四轮等农用机械,为今后生产铺实了道路。崔保贞富了,但他并没忘记国家、集体和村民利益。每年春耕、田管、收获期间,他都尽全力帮助大家搞好各项生产,特别是有些农户种地缺少资金,他犁地后收不上机耕费也就免了。他在搞好种植的同时,积极响应乡政府的号召,搞好条田林网规划,按要求种植农田防护林10亩,并加以管护,他种植的树木成活率高,通过了乡林管所的验收。

  2004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特别是粮价直补政策的出台,使崔保贞种粮的积极性更高了。2004年他又承包了2000亩土地,种植总面积达4000亩,当年又打了两眼机电井,种植冬春小麦面积达1500亩,通过科学、精细的田管,平均单产达到310公斤,总产量达465吨,其单产比本年度全县小麦平均单产267公斤高出了43公斤,增产16%。由于小麦收购价格的提高,亩纯利润240余元,仅小麦一项就获纯利36万余元。2005年崔保贞种植冬春小麦各1000亩,春麦平均单产为300公斤,冬麦平均单产达360公斤,小麦平均单产为330公斤,总产量达660吨。

  崔保贞种粮致富有着他自己的体会。他说:“要想种好粮,又要有效益。一是种植规模要大,多种才能多收益;二是要种植优质品种,这是丰收的基础;三是要科学种植与管理,这是丰收的保障”。在生产实践中,他深深体会到,良种的增产效果和先进技术的作用。为此,他不但在种植技术上下工夫,还大面积使用优良品种,几年来,他大面积种植的新冬18号、新春11号产量高、品质好。他种植的小麦由于使用优良品种、田管到位,籽粒饱满、产量高、品质好、容重高,均以一等的价格销售出去。他心里明白,要想提高亩效益,首先要提高单产,节约成本,因此,他每年都积极参加了县、乡、村里举办的“科技之冬”培训班,农闲时查阅有关小麦种植的科技资料,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在小麦生长过程中,他还请县农技站技术人员进行田间技术指导,从整地、选种、种子处理、施肥、播种、灌水、病虫害防治等过程中都严格按照科学方法进行管理,他对适用的增产技术特别感兴趣。从播种到收获都采用了适应本区域土壤、气候的一系列科学的种植技术。2003年以来,他在低产土地上连年使小麦平均单产都达到了300公斤以上,比本区域的平均单产高20%。

  他作为一位普通的农民,也许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他的经营理念、执着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却值得我们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