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 > 2005年两会动态

2005 年各地农业发展成就集锦

日期: 2005-12-28 14:00 作者: 孙鲁威 来源:农民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2005年,是中央连续出台的两个“一号文件”的实施年;2005 年,是各部门各项支农政策的到位年;2005 年,是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的落实年。2005 年岁末,各省(区、市)农业部门的负责同志聚集北京,向祖国汇报积淀在2005 年的“十五”农业发展成就,交流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在此,我们采集一组组数字,既作为主要信息,更表达中心思想,因为这些数字既是成果,也是过程。是上上下下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而努力奋斗的过程,是中国经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寻求和谐发展的过程。我们则在品味这些数字的过程中,为中国农业的攻坚式发展深深感慨:今年数字美如画,得来怎不费工夫。

  河南:优质粮食最绚烂

  河南今年良种补贴示范区收获优质小麦135万吨,平均亩产408.6 公斤,比全省小麦平均亩产高58.6 公斤,据调查测算,项目区农民因种植优质小麦增收1.6 亿元。

  河南粮食生产保持着持续健康的发展势头,粮食总产量和小麦总产量在2004 年、2005 年连续两年双创历史新高。预计今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531 万吨,比上年增加271 万吨。其中小麦总产量2578 万吨,比上年增加97 万吨,并首次登上2500万吨的新台阶。同时,粮食的品种、品质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省优质粮食种植面积达到7879 万亩,占到粮食播种面积的57% ,是2000 年的4.1 倍,其中优质专用小麦收获面积4039 万亩,各类优质专用秋粮3840 万亩,分别是2000 年的4.8 倍和3.6倍。据河南省农业厅连续5 年调查,农民种植一亩优质小麦较一般小麦平均增收40 多元,据此推算,2001—2005 年河南累计发展优质小麦13084 万亩,仅出售优质小麦一项,使农民增收52 亿多元。

  湖南:农机路宽跑得欢

  今年,中央和省财政共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000 万元,在湖南60 个县(市、区)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带动农民投入1.3 亿多元,带动效应达到1∶6.4。全省共补贴各类机具3634 台,其中水稻联合收割机3054 台。两年来,每年推广收割机达6000 台以上,两年的推广量超过了前十年发展的总量,全省拥有量已达到2 万多台,每年新增机收面积300 多万亩,机收水平达到27% ,部分县市已达到60% 以上。

  目前,全省农机大户发展到近3 万户,各种形式的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发展到19 万多个,建立各类农机作业服务队2.3 万个。据测算,机收、机耕全年节约生产成本20 多亿元,全省农民人平节支增收30 元以上;今年农民工返乡参加双抢的已在10% 以下,为务工人员节省的路费数以亿计。今年1-11 月,全省农机事故起数、重伤人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42%、40%、40%、26%。

  四川:畜牧产业甲天下

  今年四川的禽流感防控告捷,截至目前,全省共免疫家禽14369 万羽, 存栏家禽免疫率达到32% ,全省继续保持了清净无疫。与此同时,四川继续深化30 个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建设,抓好“免疫质量年”活动。全省生猪和小家禽的死亡率始终控制在0.5% 和8% 以下,每年因减少畜禽死亡就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22 亿元。农业部对全省饲料/水监督抽查1520 批次,均未检出盐酸克伦特罗,其他药品残留检测合格率为99.1% 。

  预计到年底, 全省适度规模养殖比重将达到40% 以上,88 个生猪基地县生猪出栏占到全省的75% 以上,生猪三元杂交面将达到58% 左右。肉牛良种及改良面将达到31.80% ;肉羊良种及杂交面将达到75.10% ;禽兔良种面将达到85% 以上。“十五”期间,全省的畜牧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0% ,科技贡献率达到50% ,分别比全国高出10 个百分点以上。

  黑龙江:垦区农业可依赖

  黑龙江垦区以建设“抓得住、调得动、能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商品粮战略后备基地”为己任,全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粮食商品率达到88% 。目前,垦区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已达92% ,垦区农业职工人均生产粮食6.7 万斤。

  垦区在农业新技术应用方面国内领先,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2% 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 以上,其中种子加工率、包衣率、统一供种率均达到100% 。垦区水稻亩产达518.4 公斤,大豆亩产173.1 公斤,平均增产幅度都在24% 以上。

  按照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的原则,垦区加快了先进实用技术集成组装和普及推广,重点推广了“十大”农机农艺配套新技术。目前,垦区农业标准化覆盖率达100% 。粮豆加工转化率达65% 。水土流失治理率达45.5% 。畜禽粪便资源化率达81.4% ,合理施用化肥的农田比例达73% ,秸秆综合利用率达60.59% 。

  内蒙古:产业化经营赚大钱

  内蒙古粮食总产量持续稳定增长,相继迈过250 亿斤、300 亿斤台阶。预计今年粮食总产达到330 亿斤,全区牲畜存栏首次突破1 亿头只。产业化、城镇化、工业化“三化”互动战略为内蒙古发展现代农牧业、效益农牧业指明了方向。今年,年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1545 户加工企业销售收入908 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67 亿元,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20% 。加工企业收购农畜产品原料总金额253.9 亿元,出口创汇4.8 亿美元,带动160 多万户农牧户。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之中,有1000 多元来自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比2004 年增加180 多元,约增长22% 。

  目前,内蒙古规模以上的800 多户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通过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绿色和有机食品产品总数369 个,去年销售收入达86 亿元,居全国第二。其中鄂尔多斯、鹿王等11 个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伊利、蒙牛等8 家企业成为上市公司。

  江苏:渔业经济真鲜艳

  江苏省渔业经济总量预计今年比去年增长9%,其中养捕业产值增长7%,渔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左右。

  江苏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发展效益渔业,着力培育河蟹、虾类、经济贝类、藻类、珍珠、观赏鱼、特色鱼类等八大主导品种,重点组织实施了水产品种、技术、知识更新三项工程,“十五”期间,全省累计投入省级财政资金1.4 亿元,组织实施渔业三项工程项目412 个。目前河蟹已由初期产值2 亿元的小品种发展为超百亿元的大产业,覆盖东南亚各国和地区市场;以垂钓、观赏鱼为主的休闲渔业直接产值达5 亿元,成为渔业新亮点。全省已有424 个水产品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500 万亩养殖基地获得省级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认定。全省渔业中介组织达900 多个,水产经纪人达4 万多名,涌现出一大批年经销额超千万元的经纪人大户。

  浙江:合作经济人为本

  浙江全省已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413 家,社员24.39 万个,带动农户146.4 万户,分别比去年底增长34.9%、22.1%和13.2%。

  今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见》,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社员和非社员生产和加工的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允许开具普通发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凭普通发票按购入票面金额抵扣13%,还明确了用地用电、金融信贷、人才引进、注册登记、农业标准化、申报自营进出口权、农民培训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并把向合作社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纳入减轻农民负担的管理范畴。在社员资格上,强调以农民为主体。在股金认购上,每个社员都要认购股金,单个社员认购的股金不得超过总股金的20%,生产者社员认购的股金必须占总股金的50%以上。在决策表决上,单个社员最多不得超过总票数的20%。

  吉林:农技推广基础牢

  吉林今年对直接关系粮食产量和降耗节本的测土施肥、生物防螟、农田灭鼠三项重大技术,采取超常规手段组织推广。2004、2005 连续两年,省政府每年安排2500 万元三项重大技术推广补贴资金,年推广面积3000 万亩。今年新增推广面积400 万亩。两年来,全省推广三项重大技术,挽回粮食损失近17 亿公斤,农民增加收入近15 亿元。全省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培训工程。其中,全省每年培训项目区绿色证书农民达3 万人左右,省农发办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中安排300 万元左右的培训经费,直接补贴到项目县市,专项用于绿色证书培训。据测算,在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上,通过实施绿色证书培训,增收节支达30% 左右。

  青岛:现代农业是风景今年青岛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5800 元,比上年增长14% 以上;粮食总产316.5 万吨,增长19.4% ;蔬菜总产680 万吨,人均950 公斤;肉蛋奶总产170 万吨,人均236 公斤。

  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9% ,肉鸡、蛋鸡、生猪良种覆盖率达到95% 。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620 万千瓦,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 。全市品牌经济已占农业和农村经济的40% 以上,注册农业品牌128 个。全市农副产品出口突破18.5 亿美元,增长25% 以上。其中,畜产品出口4.5 亿美元,约占全省的50% ;水产品出口9.5 亿美元,约占全省的40% 。全市注册国家无公害农产品116种、绿色食品48 种、有机食品18 种。全市建成年交易额过亿元的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26 处。全市各类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072 个,组织农户30 多万户,占总户数20%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