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 > 2004年两会动态

种稻也能致富——记湖南省沅江市种田大户卢青年

日期: 2003-12-23 10:50 作者: 来源:农业部 【字体: 打印本页

  卢青年,男,1953年出生,现年50岁,湖南省沅江市熙和乡三码头村人,沅江市种粮大户。从1998年到2003年四年中,共种植稻田11580亩,总产稻谷5300多吨,种植稻谷创纯利100多万元,加上稻米加工收入,6年里共创纯利180多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田模范,其先进事迹曾被新华社记者采访报道,2001年被评为益阳市劳动模范。

  1992年,卢青年所在的草尾米厂效益不好,背着父母要奉养,一双儿女要读书的包袱,他们夫妇主动下岗回到熙和乡务农,并开办了一个大米加工厂。从1992年到1999年他们边种田边收购稻谷进行加工销售,年创纯利6万多元,累计创纯利50多万元,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九十年代末,农产品市场行情不景气,全国性的稻谷压库,造成粮食价格低迷,谷贱伤农,大部分农民对种田种稻失望,弃耕抛荒十分严重,看到这种情况卢青年的心情十分沉重,总想着要为农业、为农民做点什么。1999年他跑遍广州、上海、长沙、湘谭、益阳等大中城市,到粒粒晶、金键、金雁等米业集团进行了广泛联系和接触,掌握了大量市场信息以后决定利用自己稻米加工的优势,将弃耕抛荒稻田租赁经营,发展庄园农业,开发优质稻生产。

  2000年他在熙和乡、南湾湖、原千山红农场投入50多万元租赁稻田3180亩,种植一季晚稻湘晚籼11号,产优质稻谷1440多吨,扣除生产成本和所有费用,获纯利16万多元。2001年他继续租赁稻田2200亩,种植湘晚籼11号、培两优288,产优质稻谷1020多吨,获纯利23万多元。2002年他与益阳市粒粒晶米业合作租赁稻田2700亩,种植湘晚籼11号、两优培九一季晚稻,产优质稻谷1240多吨,所产稻米全部由粒粒晶米业包销,获纯利29.7万多元。2003年他更加深了与粒粒晶米业的合作,将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租赁时间进一步延长和稳定,走上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道路。年初他与千山红镇新玉村、五七村、小莲湖村签定租赁面积3200亩,租赁时间为10年,3200亩稻田全部种了湘晚籼11号、两优培九等优质晚稻品种,产优质稻谷1480多吨,已获纯利32万多元。

  种粮大户卢青年在粮食市场低迷,种稻效益下降的情况下能勇挑重担,并且不断开拓发展,走的是庄园经济和产业化经营的路子。他开始是经营一个小米厂,挣钱以后将米厂的规模逐步扩大,并走上自产、自加工、自销售的道路,减少中间环节,实现低成本经营,节本增收。他的稻田翻耕和收获全部实施机械化作业,减少人工开支,提高了工作效率。他产的优质米以前是自己联系销往广州等地,2002年以后,与粒粒晶米业合作进行优质米的初加工,除加工自产稻米,还加工2000多吨周边地区的优质稻。近几年每年加工创纯利12万多元。他招聘有固定管理员工14人,这些人和他一样农忙时节是农民、机械手,翻耕、抛秧、收割稻谷,农闲时候是大米加工工人。目前他固定资产投资已达120多万元,其中大米加工厂房及设备80多万元,稻谷烘干设备20多万元,耕耙机、收割机、抽水机等农业机械设备20多万元。他每年向当地政府和国家上交土地租赁费60多万元,利税4万多元。2004年,他计划扩大租赁3000亩,将种植规模扩大到6000亩以上,力争年创纯利60万元以上。为了提高稻田效益,今年他将承租的3200亩稻田全部种上了冬作物,其中双低油菜1500亩,腊菜籽1200亩,亚麻300亩。他的成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也影响了周边农民,沅江弃耕抛荒情况得到彻底改变,种田、种粮大户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