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百乡万户调查—宁夏组 > 工作简报

“合作社+田头市场”为冯湾硒甜瓜基地插上腾飞的翅膀

日期: 2013-03-26 16:37 作者: 来源:市场与经济信息司 【字体: 打印本页

  3月17日是个大晴天,一大早我们就驱车来到了距离县城30多公里的海原县关桥乡冯湾村,考察调研近几年远近闻名的硒砂瓜产业。“冯湾村原来可是个有名的贫困村,人均年纯收入不到3000元,外边的姑娘不愿嫁过来,村里的小伙子都外出打工去了,可近几年不少姑娘嫁过来了,外出打工的娃也都回来种瓜了”。站在蓝色棚顶、水泥地面的田头市场上,看着不远处鳞次栉比的简易瓜棚,村支书老姚拉开了话匣子。

  据姚书记介绍,冯湾村2005年开始种植硒砂瓜,当地的瓜甜度高水分大,但同一片地,瓜成熟期不同,单家独户往外运输非常困难。老姚一脸茫然,仿佛又回到了几年前,他说当时面临三大难题一是成熟期外来客商数量很多,运瓜车辆停靠在马路两边,公路被堵的水泄不通,安全隐患明显,也不方便熟瓜集中。二是经纪人在瓜农和采购商中间衔接,乡亲们相互压价,最后受“伤”的都是自己人。三是大家既要照看着大棚里的瓜,又要找买主,里外忙不过来。

  针对这个情况,在当地政府及农业部门的支持下,冯湾村采取了两个大动作一是姚书记挑头成立了合作社,把经纪人组织起来,大家合力向外寻求市场需求,将村民的瓜集中起来统一销售,外地客商采购时直接与合作社对接,合作社再与村民结算,农民种好瓜就行了,不必再为销售操心。二是在县乡的支持下,2011年建设了田头市场,水泥路面硬化花费10.6万,彩钢结构大棚支架14.7万,百姓出工出劳,仅仅2个月,田头市场已经初具规模,在2012年夏秋收获季节发挥了极大功效,成熟的瓜采收后集中堆放在市场,宁夏、甘肃、内蒙、陕西等地的客商直接进入市场拉货,既避免了阴雨天对熟瓜的威胁,又方便了客商集货,也使村民得到了实惠,本村536户农民户均增收12000元,年产值600万。

  姚书记告诉我们,他现在最大的心愿有四个:一是把田头市场建设得更好一些,配备一个50吨以上的地磅,方便称重;二是建设冷藏保鲜设施,可以为上市和价格争取些时间;三是能建些简易的住宿、餐饮设施及停车场等,给外来客商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四是希望金融服务能够上门来,方便结账打款。

  冯湾村硒甜瓜田头市场依托硒甜瓜主产地,经纪人和村民组成合作社统一对外销售,在面临市场基础设施瓶颈时由政府统筹各种项目资金进行扶持,百姓出工出劳自己建设规范适用的田头市场,直接为自己服务。这种建设在农民家门口的市场,低成本建设,高效率运行,着眼于提高农户议价水平,推动农民增收,实现农产品“存得住、运得出、卖得掉、赚得到”,值得总结经验,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