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宁县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县管乡用”探索的喜与忧
近几年,中宁县对基层农技服务体系进行了大胆改革和积极探索,形成了“县管乡用”的体系格局,其基本做法是:将原有的11个乡镇畜牧兽医站、8个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整合后成立了11个乡镇农牧服务中心,承担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9项公益性职能,人员编制由过去的70名增加到96名,人员编制增加37 %。改革后的乡镇农业技术服务机构作为县直部门在乡镇的派出机构,编制、人员、工资归县农牧局直“管”;同时为了确保乡镇农业技术服务机构与乡镇政府工作相协调,能够为所在乡镇所“用”,中宁县对县、乡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人员建立了6:3:1的考核机制,即乡镇政府考核结果占60%,业务主管部门考核结果占30%,服务对象考核占10%,将乡镇政府、业务主管部门和服务对象考核结果的总分之和作为兑现基层农技人员绩效工资、年终考核奖金的依据。
这种改革的可喜之处:一是清理整顿了事业机构和人员编制。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科学合理设置事业机构和人员编制,基层农技推广事业机构变得更加精干高效。二是优化了事业单位干部队伍结构。对中层干部和一般工作人员聘任条件、办法和程序作出明确规定,经过竞争上岗和组织任命,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了调整,中层干部的文化层次得到了提高,本科、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80%以上。三是促进了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许多同志都产生了危机感,激发了改革和竞争意识,真正明白了今天不爱岗明天就落岗,今天不敬业明天就难以择业的深刻含义,从而促使工作作风发生了明显转变。
其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管理体制不顺,开展工作举步维艰。农牧局是业务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分数只占30%,乡镇考核分数占60%,对干部绩效工资的多与少占决定因素,乡镇农牧服务中心技术干部不得不服从乡镇领导的工作安排,日常去干乡镇的一些比如拆迁、计划生育等中心工作,自身的业务工作反而没时间和精力去干。二是乡镇农牧服务中心队伍建设问题十分突出。一方面乡镇农牧服务中心队伍的素质亟待提高。由于各种原因,乡镇农牧服务中心里面非专业人员所占比重普遍较大,文化层次普遍较低,很难适应新形势下农技服务工作的要求。另一方面农牧技术推广队伍很不稳定。由于农业系统基础薄弱、经费紧张、环境艰苦,导致整个农技推广队伍尤其是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不稳定、人心涣散,人员在编不在岗现象十分严重,中青年干部、业务骨干流失尤为严重。11个乡镇农牧服务中心编制人员96人,实际在编91人,缺编5人;在岗74人,因病或上级业务部门借调人员17人。三是改革后的乡镇农牧服务中心实行的是部门和乡镇双重领导,互相推诿,导致乡镇农牧服务中心办公场所、设施及开展工作的经费不能得到有效保障,致使许多业务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特别是信息服务等工作需要较为先进的设备,较为充足的资金来源,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一些工作的正常开展。
相关新闻
- 中宁县金宝农机有限公司老蒋收藏的农机 2013-03-29
- 中宁县花豹湾村老王的旧房子 2013-03-29
- 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 2013-03-29
- 中宁枸杞交易中心正在交易的场面 2013-03-29
- 中宁枸杞交易中心散装枸杞 2013-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