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先进单位”典型材料

农户、农技、农企三位一体合作社带动小杂粮产业发展——山西省定襄县绿色食品协会

日期: 2003-12-23 15:02 作者: 来源:农业部 【字体: 打印本页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农产品进入市场已不再由政府计划调节,而是由市场动态的供需状况进行调节。山西省定襄县的农民,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经历了1990年的西瓜滞销,1993年甘蓝烂在地里,1994年红小豆价格暴跌,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县、乡技术服务部门都没有能力帮助农民解决这些困难,甚至一些原来与有关部门签订的合同,因利益关系有的也不能执行,失信于民。在这种情况下,1994年由定襄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牵头领办,以从事绿色食品生产经营的农户为主体,吸收部分企业会员,组建了定襄县绿色食品协会。经过近10年的发展,协会目前已形成了一个由3818名从事小杂粮生产的农户为个体会员,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西五台山种苗有限公司等企业(4个)、乡农技推广站(8个)、村农业合作社(32个)45个团体会员组成的产供销一体化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实行“一人一票”,每年召开一次,审查当年计划执行和理事会工作情况,讨论通过下一年工作计划和目标。理事会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由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3年。协会刚建立时,第一届理事会组成人员中农民代表不到20%,为了扩大农民参与决策份额,进一步体现和维护农民利益,1997年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第二届理事会组成人员中农民代表占到80.6%,常务理事中农民占63.4%,同时增设了监事会,代表全体会员监督和检查理事会业务工作和财务活动状况,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等。监事会每届任期3年,设主任1人,副主任2人,监事6人,全部为农民代表。

  协会设立了信息咨询部、财务部、物资部、生产部、销售部,在理事会的统一领导下,负责主导产业的信息发布、技术咨询培训、财务核算、物资供应、产品加工和销售,乡村设立基层分会和对应的服务机构,形成上下贯通,左右相连的服务网络,保障了实体主导产业开发计划的实施。

  协会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我服务、民主管理,会员享受平等权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一、明确协会内部责权利关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乡镇农技站负责技术指导,与农户签订技术承包合同并奖惩兑现,承担技术风险;村级分会负责基地管理,产品收购;农户负责原料生产,承担自然风险;企业负责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加工销售,承担市场风险;企业与协会签订产品生产购销合同,明确规定当年收购产品的数量、质量、保护价格。企业不因市场销路差拒收协会产品,协会不因产品紧俏拒交企业原料。企业对协会的产品年初制定最低保护价,以高于市场价0.2—0.4元/公斤收购,协会会员所产全部合格产品,若市场价低于保护价仍按保护价收购。协会、企业、农户间形成了稳定的产销关系,既保证了企业的原料来源,又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二、完善利益分配机制。1997年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确定了协会“微利经营,让利于民,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会员产品由协会统一组织收购,统一销售给企业,收购价格以春定保护价收购。市场价(销售给企业的价格)与保护价之差加企业返还销售利润为协会的利润(每公斤小米返0.10元、高粮返0.02元,糯玉米每穗返0.05元),协会每年利润按4:4:2分配,即40%作为当年会员交售产品利润分成(按交售数量返还),40%作为风险积累,在遇到市场价格下降时进行补偿,20%作为协会日常支出和新技术、新项目引进考察费用。(平均年利润40万,返还个人会员16万。价格低的年份风险补贴16万。)此外协会供应会员的各种生产资料还让利30%,加上合同中规定产品的保护价格增收部分,农民实际收入远远超过了本县一般的非会员收入水平。

  三、发展无公害特色产业。协会以小杂粮、种子繁育为主导产品,年均种植高粮3000亩,谷子2500亩,糯玉米1000亩,销售高粮150万公斤,谷子35万公斤,糯玉米300万穗。为了保护基地原料产品的品质,协会发挥团体会员和各乡(镇)农技站的优势,在小米、糯玉米生产基地,无污染保护区,制定了绿色食品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严格规定了农药、化肥施用指标,产前对会员进行系统培训,产中派技术人员蹲点指导,发放技术资料。协会对会员中率先采用新品种、新技术的科技示范户,给予生产资料优惠供应,技术指导优先到位,交售产品价格从优的优惠政策,激发了会员应用先进科技的热情,示范户以一带十,促进了农业科学技术的快速转化。

  四、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协会建立以来,积极协调会员与企业的利益关系,充分发挥会员企业在产业化经营中的作用,为了提高会员的组织化程度和增加会员收入,协会与县内4个会员企业——北海酿造有限公司、五台山种苗有限公司、华润蒸肉制品厂、穗穗甜玉米集团签订绿色农产品原料供应合同,进行组织生产、价格协调、合同兑现等工作,使产品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和会员的经济效益;使优质农产品源源不断走向国内市场,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的竞争力。与此同时,企业在营销活动中,重视产品档次的提高,制定了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加工体系,注册了“穗穗”、“西山绿”“华润”牌糯玉米、小米及“富贵”牌食醋商标,产品获中国农业博览会、省内农副产品展销会金奖、银奖和多种荣誉奖。

  通过协会的良好运作,提高了农产品质量,稳定了客户和市场,稳定了产业规模,降低了种植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了种植业的经济效益,加之协会供应生产资料优惠和实行盈利返还,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了会员的收入。1994年至2003年,协会共计生产销售玉米种子、糯玉米、辣椒等主导产业产品2200余万公斤,获利润860万元,为会员返还总计203万元,各类生产资料让利和信息、技术间接增收每亩平均达到50元,户均400元,十年中协会会员总增收646.5万元,平均增收3542元,年均增收354.2元,每年会员比非会员人均增收16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