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认真抓好技术指导员培训,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
为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增强科技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安徽省农委自2009年11月中下旬至2010年元月上旬,利用两个月时间,分区域、分专业举办农技人员培训班20期,对全省39个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的3900名技术指导员普遍进行一次能力提升培训。11月30日至12月2日,第一期培训班分别在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广播学校开班,来自南谯、天长、全椒、霍邱、寿县、南陵、枞阳等7县(市、区)600名技术指导员参加了培训。主要做法是: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安徽省农委把办好技术指导员能力提升培训作为实施好示范县项目的一项基础性、保障性工作,高度重视,摆上位置,认真抓好。农委于十月中旬,就开展好培训向各市及有关县农委、三个部、省培训基地下发了通知(皖农科函〔2009〕654号),就培训内容、形式、对象、时间、经费、教材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就培训内容、教师进行了认真遴选与确定。安徽农业大学、宿州职业技术学院、省农业广播学校等3个部、省培训基地,就开展好培训进行了任务申报。确定承担的任务后,三个培训基地建立了培训工作组,院校领导担任组长,就培训管理、场地、食宿、交通、培训教材、实习基地等进行了认真安排和落实。
二是突出重点,提高效果。为提高培训效果,安徽省农委根据不同地区的生产特点、主导产业,将全省培训分为淮北片、江淮片、沿江皖南片进行,在农技推广方式方法、政策法规、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农机农艺结合等公共课一致的基础上,专业课分地区分专业安排,如淮北片以小麦、水稻、玉米、大豆、蔬菜、水果、畜牧、水产、农机农艺结合等专业知识为主;江淮片以水稻、小麦、玉米、蔬菜、棉花、油菜、畜牧、水产、农机农艺结合等专业知识为主;沿江皖南片以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棉花、蔬菜、蚕桑、茶叶、畜牧、水产、农机农艺结合等专业知识为主。
三是遴选师资,审核课件。安徽省农委高度重视培训课件的编写以及授课教师的遴选,把其当作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方面认真抓好。省农委邀请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安徽省农技推广部门有关专家召开专门会议,就编制培训课件工作进行布置,提出要求,并组织省农技推广示范县技术专家组专家对课件进行审定完善。三个培训基地培训以确定的课件为蓝本,以省确定的38名专家为主进行授课。各培训基地将课件印发给每个参加培训学员,既利用了优质培训资源,也提高了培训效果。
四是加强督查,确保落实。安徽省农委派专人到每期培训班上进行开班指导,介绍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背景及意义、项目实施内容与要求、技术指导员职责以及服务方式方法。到培训现场进行督查,查培训工作落实、食宿、培训效果,走访学员和教师,听取意见,配合院校做好培训的管理服务工作。省里对每期培训都进行考试考核。
为推进示范县项目扎实实施,安徽省农委设计了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实施情况调查表,由参加培训的技术指导员填写,以了解项目实施落实、入户服务、改进建议等情况,不断改进项目实施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