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加强村级农民技术员队伍建设
随着农业科技新成果、新品种、新技术普及推广加速,农业结构调整加快,迫切需要健全农村基层科技服务体系,建立一支科技文化素质高、吸纳新技术能力强,能够发挥示范、推广、带动作用的农民技术员队伍。近年来,福建省加强村级农民技术员队伍建设,目前全省已聘用村级农民技术员33809人。
一、主要做法
1.完善选聘程序。按照“县聘、乡管、村用”的管理、评聘和使用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选聘。先由个人向村两委报名,填写《村级农民技术员聘用审批表》,并提供学历、职称证书等有关证件;由村两委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将符合条件的人员在村里张榜公示七天,得到本村群众认可后,推荐到乡(镇)政府;乡(镇)政府审核后上报县农办或农牧业部门,县农办会同农口有关业务部门或县农业部门对农民技术员资格进行评审认可后,由县农牧业部门聘用,并发给村级农民技术员聘书,所在乡(镇)政府进行管理、村民委员会直接使用。
2.严格选聘条件。村级农民技术员的选聘条件是:政治觉悟较高,服务意识强,具有初中以上学历,年龄在20-55岁之间,从事农业生产经验比较丰富,技术水平较高的农民。此外,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优先选拔为村级农民技术员:一是获得农民技术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农民技术资格证书》的;二是当地专业大户,愿意承担技术服务和生产管理等工作的;三是曾获省、市级“十佳农民科技示范户”、“十佳青年农民”等荣誉的;四是具有大、中专技术职业院校、农林水技工学校、农广校、农函大以及普通高中毕业学历的。
村级农民技术员实行聘用制,每村聘用2-4名,聘用期3年。每年对聘用的村级农民技术员进行一次考核,对不能胜任工作的,可按程序解聘;对任期届满考核称职的可续聘。
3.明确主要职责。村级农民技术员的主要职责是:一是大力宣传贯彻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带领村民学科技、讲科技、用科技;二是积极协助县、乡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做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工作;三是积极参与县、乡种养加各行业专业合作组织的活动,引导本村种植业、养殖业能手或种养专业大户组建村级专业技术协会,在农业科技成果试验、示范和推广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四是负责做好本村农业、林业、渔业、水利等方面常规技术的指导工作,协助搞好村级水利设施管护、生态防护林建设、浅海滩涂养殖生产等管理工作,协助做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各项服务工作;五是负责指导本村的动物疫情防控和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负责本村农情、病虫害动态和动物疫情以及农产品生产信息等有关农情信息的采集和上报;六是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其他农情信息的调查和统计工作。
4.完善补贴标准。福建省委省政府将村级农民技术员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惠民”工程来抓,从2005年开始,省财政每年安排1500万元转移支付补助资金,专项用于全省村级农民技术员津贴补助。村级农民技术员的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50元。各设区市、县也将村级农民技术员专项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有条件的县(市、区)可以提高农民技术员的津贴标准。2008年起村级农民技术员的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进一步调动了农民技术员的积极性。
5.强化人员培训。福建省农业厅将村级农技员培训纳入厅重点工作部署,制定了《福建省农牧业村级农民技术员培训方案》,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培训原则,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指导相结合,努力培养一支觉悟高、懂政策、技术强、善服务的农牧业村级农民技术员队伍。加强培训督导管理,建立村级农技员集中培训和入户指导登记制度,印发了《福建省农牧业村级农民技术员手册》,人手一册,记载村级农技员的个人资料,以及入户指导、集中培训的基本情况,作为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考察村级农技员培训和指导工作情况的主要依据。每年围绕主推品种与技术编印《福建农业五新手册》,免费发放给每一位村级农民技术员。
二、作用发挥
村级农民技术员按照岗位职责要求,结合当地的主导产业,积极协助县、乡农技推广部门开展农业“五新”示范推广工作,尤其在超级稻示范推广、农业标准化技术示范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测土配方施肥等重点项目技术推广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成为农业“五新”推广应用的带头人。尤溪县西城镇麻洋村曾繁辉好学习、肯钻研,掌握了一定农业“五新”技术知识,经常根据农时生产季节“手把手”地把新技术、新品种、新肥料、新农药、新机具送到田间地头,通过他的传播,使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等在麻洋村得到普遍的推广应用。他还带头积极参加县、镇农业技术部门布置的各种试验、示范,在“再生稻超高产栽培技术”实施中单产创世界纪录,乡亲们称他为科技“领头羊”。武平县武东乡美和村农技员刘建腾,通过参加村级农民技术员培训班,充分认识到建沼气池是一项利己利民的好项目,带头新建沼气池2口,并积极向村民宣传建沼气池的好处,使村民感到建沼气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好举措,在他的带动下,该村2009年新建沼气池16口。
村级农民技术员在农村抗灾救灾、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中,发挥技术优势,积极主动指导带领村民恢复农业生产,减少灾害损失,成为抗灾救灾的一支重要力量。2007年5月后,外地稻飞虱提早大量迁入安溪县,迁入量之最,为近二十年所罕见,对安溪县早中稻生产构成极大威胁。全县各村农民技术员深入田间,组织村民开展统防统治,提高病虫防治的时效性和关键技术的到位率,提高群防群控和科学防治水平,为早稻的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取得了大灾之年的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