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简报(第51期)——合作社+标准化催生台州优势产业
浙江省临海市上盘西兰花产业合作社创建于2002年6月,现有858位社员,12家分社,4位运销大户,建有西兰花核心基地5.8万亩。通过合作社的示范,带动西兰花产业扩展到临近的三门、椒江、温岭、路桥等县(市、区),形成了台州13.9万亩西兰花产业带。临海上盘镇西兰花基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西兰花出口生产基地,西兰花产业已成为台州农业的优势产业,西兰花已成为台州沿海地区农民的“致富之花”。
上盘西兰花合作社建社以来,始终坚持“以品质赢得竞争力”的宗旨,以标准化为抓手,大力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实施严格的组织化管理,保证了产品质量,打响了上盘西兰花品牌在海内外的知名度。
一、全面规范生产记录,推进生产标准化
合作社按照临海市西兰花地方标准和日本农残“肯定列表”要求,组织制定了“出口西兰花生产技术规程”和“临海市西兰花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图”,统一印发西兰花生产记录文本,每个社员都拥有一整套详尽的“生长档案”,记录西兰花种植和病虫防治日记。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包装标识制度,西兰花外包装标签上不仅有详实的产地和日期,有些还有种植者的照片,实现了产品质量可追溯。通过环环紧扣的生产管理,有效保证了西兰花的质量和档次。2003年,合作社的产品又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二、设立专职植保员,实行全程生产技术指导
为全程监控西兰花产品质量,合作社组成专门人员开展西兰花病虫防治调查与研究,实现化学、生物、物理相结合的综合防治体系。各分社均配备一名专职植保员全程监管西兰花生产过程。植保员先培训后上岗,负责对社员进行专项技术培训以及农药使用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标准执行情况检查,植保员工资与分管作业区西兰花质量挂钩。在主要生产环节,合作社邀请病虫防治、技术栽培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来社举办技术培训班,使社员系统地学习生产栽培技术和病虫无害化防治技术。专职植保员平时深入基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培训和指导,通过与农户面对面交流,进一步规范田间操作。
三、狠抓投入品管理,净化农业生产源头
按照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和进口国对西兰花质量安全要求,合作社编写了《西兰花推荐使用的农药品种》一书,发至每个社员。为指导和监督社员科学、规范、合理用药,合作社对农业投入品管理实行 “三定三记录” 制度,“三定”即定农药品种、定农药购买地点、定防治时间,“三记录”即将农资购买、田间使用农药品种和数量记录在“农资购买使用记录本”上。西兰花质量安全实行“二监管一检测”制度,“二监管”就是分社以种植田片划分作业区,由专职植保员监督管理农药使用,实行专职植保员和分社作业区社员、作业区内社员之间捆绑式互相监督管理,发现一例违章或农残超标,对作业区内进行全体处罚;“一检测”即对收购的西兰花产品先检测后收购,严把产品准出关。合作社在加强产品自检的基础上,每年抽取7-8个批次样品送青岛、上海检测机构进行定量检测。近几年,合作社生产的西兰花在客户现场抽检、海关出口抽检及国外进口商入关抽检中合格率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