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农产品专项整治 > 地方动态

黑龙江:扩大标准化基地规模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级

日期: 2009-04-01 15:25 作者: 来源: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从黑龙江省农业部门了解到,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工作将站在确保“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质量安全的全局高度,切实抓好“三品”基地建设,进一步扩大基地规模,增加产品种类,提高建设标准。

  一是继续扩大国家级绿色食品基地建设规模。要采取区域集中环评、主导农产品优先、县级政府承建和国家验收补贴等措施,继续加快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步伐。2009年,全省绿色食品种植面积要达到5690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31%以上。其中,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8个以上,新增绿色食品基地面积500万亩以上。加强绿色食品科技园区建设,强化其辐射、带动能力。要积极引导现有的各级各类现代农业示范区、科技示范区、高产公关区按照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标准组织生产,防止发生生产力水平和产量提高而产品质量标准下降等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经历的惨痛教训。切实加快“三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更新速度,全年力争完成9个以上地方标准的立项和制订工作。强化“三品”生产企业生产技术规程培训,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00人次。

  二是积极稳妥进行国家级绿色畜牧水产基地建设试点。推进试点的原则是,试点单位有积极性、产业基础牢、规模适中。按照这一原则,全省今年计划创建国家级畜牧、水产养殖业基地9个,其中,绿色奶牛养殖基地3个,绿色肉牛养殖基地、绿色生猪养殖基地、绿色肉鸡养殖基地、绿色特养基地、绿色蛋鸡基地和绿色水产基地各1个。通过创建畜牧、水产基地,引导畜牧业、水产业生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注重质量安全,不断提高农产品安全等级。

  三是加快主要农产品无公害化生产步伐。通过建立产地认定数据库,实行产地动态巡检等手段,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巩固产地认定成果。今年,全省选择5个县(市、农场)作为一体化整体推进单位,突出重点,统筹兼顾,认定与认证同步开展。按照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规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主体,不断提升产品开发水平。到今年末,全省新开发认证无公害产品要达到1000个以上,并力争全省主要农产品75%以上达到无公害农产品以上等级标准。

  四是积极探索小区域有机农业发展模式。支持大、小兴安岭生态区推进有机食品转换工作,进一步推进哈尔滨市米、菜、肉、乳有机食品基地建设。抓好农垦北安分局和穆棱市共和乡有机农业试点工作,通过优先发展可控产品、重点支持出口有机食品认证等措施,逐步建立起符合黑龙江省实际的小区域有机农业发展模式。2009年,全省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力争达到400万亩,开发有机农产品450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