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菜篮子营造放心主题
近日,辽宁省沈阳市农村经济委员会发布消息,该市将打造50万亩农产品出口基地,这将是国内最大的一个农产品出口基地,同时力争在2011年建成全国第一个百万亩出口蔬菜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市。“沈阳已经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设防城市。”这是令该市农业技术和农业执法部门备感骄傲的一句话。
检测筑起农产品质量“防火墙”
每天傍晚华灯初上,沈阳市十二线蔬菜批发市场便开始热闹起来,各种满载蔬菜的车辆纷纷涌入进场进行交易,熙熙攘攘的场景一直到凌晨四五点钟才稍稍安歇。在此期间,位于市场一角的农产品质量检验站一直灯火通明,农残检测人员一直忙个不停。
这是沈阳市农委构筑农产品质量“防火墙”的一个举措。该市农业检测中心主任王军告诉记者,对十二线、大东门等8大批发市场,市农委都建立了农产品质量检验站,这8个市场占沈阳市每日蔬菜流通量的80%以上。检测站的作息时间与蔬菜批发商同步,一年四季,检测人员都是凌晨1时到岗。十二线蔬菜批发市场现有6名检验人员,分成两组,常年夜里倒班运转。近期,他们成功处理了几起蔬菜农残超标事件。
6月30日,十二线批发市场的检测人员在抽检新民市一农户运来的甘蓝时,连续3次速测均显示其农药残留严重超标,随即叫来该农户询问。原来该农户在喷施农药仅5天后即将甘蓝采摘上市,而按照规定,采摘日期应在用药后10天以上。检测人员迅速报告农业行政执法支队,查扣了该农户运进的2000斤甘蓝,并依法处以罚款,后于7月1日严格按照规范在垃圾场予以销毁。
9月3日,该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根据农业检测中心的检验报告,依法扣押了2.6吨来自省外的农药残留超标芹菜,并于第二天下午在该市大辛垃圾处理场全部销毁。
沈阳市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处处长张清彬说:“为了保证餐桌安全,这几年我们下了很大功夫,努力为菜篮子营造‘放心’这一主题。”今年2月1日,沈阳市开始试运行农产品市场准入,3月15日正式实施。6月1日,当地法规《沈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实施,监管体系和法律体系初具规模。
为加强农业执法队伍建设,沈阳市在事业单位编制冻结的情况下,为农委开“绿灯”,增加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的人员编制,并将原来实行差额拨款的农业检测中心和农业执法支队改为全额拨款。农业检测中心由20人扩编至100人,农业行政执法支队由10人扩编至70人,解决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市财政在资金方面也加大了投入,他们为执法支队和检测中心配置了必备的检测设备,增加了11台检测车和执法车。仅在今年上半年就投入791万元,为去年投入的94万元的8.4倍。
猪饲料绝不含半点儿激素
在沈阳市东陵区的养猪户中,只要一提起方宝安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方宝安是小深精品养猪场的主人,猪场位于东陵区的一大片玉米田边,占地17.5亩,圈舍里喂养着2000头杜洛克和大约克等优良瘦肉型商品猪。其中的100头,供给了奥运会沈阳赛区。
走进老方管理的猪场,54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楼房错落有致,猪舍整整齐齐。生长在这儿的猪,“享受”定时定量配餐喂养;自动饮水器、自动采食槽一应俱全。猪场圈舍每天清理两次,里面干干净净,四肢舒展卧地而睡的猪安安静静。用老方的话说:“猪也懂得‘快乐’,让它们住得舒服一点儿,多长瘦肉少长膘,猪不会对不起人。”
一副老农模样、鼻梁上总是架着一副老花镜的老方谈起养猪来很有一套:“养猪得有环保理念,我建的这个养猪场至少超前了10年。”方宝安在建设小深养猪场之初,就聘请高级畜牧师严格按照现代畜牧场的技术要求,为小深养猪场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猪场内设有粪便净化池两个、沼气池一个,种植了茭白、浮萍和水葫芦等水生植物,对沼气池排出的水进行净化处理,形成一个环保式连锁多级净化生物链。
老方的猪场正式运行两年来,每逢进料,都是老方直接找饲料厂经理下单:“不要说含盐酸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了,就是含半点儿激素的饲料我都不要。”对方也知道老方的特点,每次老方去,不但拿出饲料检验报告,还不厌其烦地一再保证,饲料绝无半点儿问题。从小深养猪场出栏的商品猪,瘦肉率在57%左右,与农业发达国家生猪57%-58%的瘦肉率极为接近。
外商对这儿的蔬菜很放心
在新民市大民屯镇,到处是密密匝匝的蔬菜大棚,农民正忙着采摘黄瓜、茄子、辣椒等蔬菜。该镇党委书记洪建华告诉记者,大民屯镇有耕地10万亩,土质肥沃,基础设施、气候
等条件优越,加之大民屯镇有百年种菜历史,农民懂技术、会销售,这两年的菜价又特别好,因此蔬菜产业发展很快。目前,该镇有大棚蔬菜3万亩,露天蔬菜5万亩,所产无公害蔬菜主要出口俄罗斯、韩国、日本等。
洪建华指着蔬菜大棚周围大片的玉米地说,包括两万亩庄稼地在内,农作物从种到收,从不施用高毒农药,这一带环境是纯天然无污染的。镇里对引进的工业项目,第一位的是考虑环保因素,发展经济绝不能破坏辛辛苦苦治理好的生态环境。
正在农民大棚里巡视的女技术员小田告诉记者,镇里有农技服务队,手把手教农民种植无公害蔬菜,农民的质量意识空前提高。镇里还下大力气净化农业投入品环境,如今,农资超市进村入户,农民可以很方便地购买正规渠道进来的农资,假劣农资早就没有了市场。
该镇有着820户人家的方巾牛村,有7500亩蔬菜大棚,人均收入达到1.2万多元,是依靠种菜富裕起来的闻名十里八乡的小康村,村里家家住上了楼房。村委会主任祝宝友很自豪地说:“这些年,我们经常到外地取经,蔬菜质量提高很快,可跟山东寿光的蔬菜质量媲美。外商很放心我们的蔬菜,贸易形势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