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集中销毁130吨农药废弃物
12月16日,湖北省对130吨农药废弃物进行了集中销毁。本次集中销毁的废弃农药共涉及13种已知农药和多种未知农药,其中包括52吨甲胺磷等5种高毒禁用农药,78吨假冒伪劣和过期农药,还涵盖了首次在湖北天门等五个试点县回收的废弃农药包装物。
农药废弃物包括假冒伪劣、禁限用农药和使用过的废弃农药包装物。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农药产量超过100万吨,使用农药30万吨。初步估算,每年使用的农药包装物(瓶、箱、袋)大约在30亿-40亿个。农药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置管理任务日益繁重。
近年来,我国在农药废弃物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2004年,农业部实施了“中德合作农药废弃物管理项目”,在湖北、江苏、吉林三省启动了农药废弃物存量调查和试点处理工作,并针对15个试点县74个村的1505个农户开展了农药废弃物风险意识调查和培训。此次集中销毁行动,标志着湖北省在探索建立农药废弃物管理体系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果,对于带动全国农药废弃物,特别是废弃农药包装物的收集、处置工作,减少农村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环境保护事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将发挥积极作用。
同时,这也是我国首次采用水泥窑协同处理技术对农药废弃物进行工业化、规模化处置。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高温焚烧和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协同处理技术处置农药废弃物,而我国在这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这将为下一步拟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农药废弃物处理技术指南提供第一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