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2011年第7期:农业部迅速部署开展农业系统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
农业部迅速部署开展农业系统严厉打击非法添加
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
一、细化整治措施。按照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要求以及国务院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制定了201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重点,以养殖业违法添加为重点,继续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畜产品、生鲜乳、兽药、水产品、蔬菜、农资打假等6个专项治理行动,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隐患,探索构建长效监管机制。
二、开展“瘦肉精”等非法添加物专项整治联合督查。
三、全面排查“瘦肉精”等问题隐患。加大检验检测力度,及时发现可疑非法添加物。一是部署开展2011年第二季度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重点做好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等9种β-兴奋剂类药物的检测,及时分析形势,发布预警信息。二是制定养殖环节和屠宰环节“瘦肉精”专项监测计划,对全国2.9万个中小养殖场(户)、2.5万个生猪定点屠宰场开展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和沙丁胺醇监督抽查,计划抽检尿样8000批次。三是对6个重点省部署开展生猪养殖场(户)“瘦肉精”拉网监测,共安排抽检600个养殖场(户)2400批次尿样。
四、研究建立长效机制。围绕落实“瘦肉精”监管职责、提升监管能力、加强全程监管和转变畜牧养殖方式等四个方面工作,农业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重点研究制度、经费、队伍等问题,梳理出了“瘦肉精”监管中需要完成的21条重点事项。同时加快研究制定畜产品饲养、收购、贩运、屠宰环节“瘦肉精”监管办法。
五、召开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视频会议。在前期“瘦肉精”等非法添加物专项整治督导等工作基础上,
六、建立“瘦肉精”监管部际协调机制。为加强“瘦肉精”监管的部际沟通协调,进一步形成部门监管合力,农业部拟与有关部门建立“瘦肉精”监管部际协调机制,协调小组主要由食安办、商务部等9部门的有关司局组成,具体落实“瘦肉精”监管的主要任务,确保整治工作有力、有序开展。目前相关工作方案正在征求各部门意见。同时农业部已建立部、省信息周报制度,每周定期向食安办报送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每周信息。
七、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一是召开了一次新闻通气会,并陆续向主流媒体送发7篇新闻稿,引导主流媒体加大对“瘦肉精”整治工作的正面宣传力度,形成了强大声势,推动整治工作深入开展。二是组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的5位专家,就“瘦肉精”特性、管理、法规规定和整治措施进行了科学解读,回应消费者和媒体关切。组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钱永忠研究员解读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宣传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三是农业部再次公布了饲料、养殖中禁用药物和物质的清单公告,引导生产经营者严格守法、按标准生产经营。四是组织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积极开展技术推广活动,指导养殖场户科学配料、科学用药,宣传“瘦肉精”的危害,宣讲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瘦肉精”专项整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