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执法年活动 > 工作简报

简报第64期:温州市创新农资监管模式农资店实行身份证制度

日期: 2009-09-25 10:13 作者: 来源: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 【字体: 打印本页

  浙江省温州市在小农资质量安全整治和规范工作中,创新方式方法,建立农资单位身份证制度,全面推进农资信用体系建设。

  一、农资单位身份证制度主要内容

  一组身份代码。将全市农资经营单位按行政区域进行统一编码,为每家农资店确定唯一的身份代码。如鹿城区为330301XXXX,其中33代表浙江,03代表温州市,01代表鹿城区,XXXX代表该农资店的编号。售出的农资商品,由标价机打出价格信息,连同农资单位身份代码,贴于农资包装袋的规定位置。

  一项建设标准。制定小农资店建设标准规范,对小农资店的证照、场所、店面布局、设施、标价、台账、服务等方面做出具体要求。将市农业局验收达到规范要求的小农资店列入农资单位身份证管理范围,确定身份代码,发放标价机,实行身份证管理。对验收不合格且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按小农资整规工作的要求予以取缔。

  一本购销台帐。实行身份证制度的农资单位必须建立农资购销台账,做好销售记录和档案管理等工作。

  一套管理制度。建立证码公示、行为规范、身份代码备案、身份代码上墙等制度。主要由县农业执法大队对农资单位进行身份编码、向社会公示、报市支队备案,农资经营单位将身份代码与举报电话上墙接受社会监督,市农业局将其作为日常监管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管理,同时要求农资批发企业将身份代码纳入管理系统,实行双重管理。

  一个信息平台。建立全市统一的农资监管地理信息系统。对全市的农资经营单位进行GPS定位,将企业基本情况、身份代码、门面招牌、证照图片、信用等级、执法记录等信息录入系统。

  二、农资单位身份证制度主要做法

  领导重视,保障到位。市农业局党组高度重视,划出专项经费由市局统一采购标价机,统一制作标识牌、制度牌和标签纸,并开发建设农资监管地理信息系统。

  抓好示范,典型引路。市农业局率先在农资店较多、执法基础较好的瑞安塘下和马屿进行试点,集中市、县二级执法力量进行重点推进,并适时组织召开了现场会推进其他(市、区)工作。

  加强巡查,全面推进。将分片巡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督促符合条件的农资单位办理身份证,将其信息录入农资监管地理信息系统,对纳入身份证管理的经营单位运行情况进行检查,保障此项制度的顺利实施。同时严厉打击非法经营户,让有农资单位身份证的经营户得到发展。

  重视宣传,加强教育。积极主动地在媒体上开展宣传,使管理者、经营者、消费者都认识到实行农资单位身份证的作用与意义。同时,广泛利用农民信箱、网络、放心农资下乡等渠道进行宣传,一方面,引导农民到有身份证的农资单位购买农资,另一方面,教育经营者守法经营、严格自律,营造重信誉、讲诚信的良好经营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