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扎兰屯市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取得显著成效
2012年,农业部、财政部启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后,扎兰屯是内蒙古自治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建设试点旗县。扎兰屯市为了将补助项目宣传落实到位,在马铃薯贮藏窖建设中,认真贯彻执行农业部、财政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财政厅关于《2012年农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精神,较好的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为2013年更好地落实农业部、财政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积累了成功经验。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加强对项目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主管副市长为组长,相关部门和全市各乡镇(办事处)一把手为成员的扎兰屯市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领导小组。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为项目实施主管部门,具体负责马铃薯贮藏窖项目的宣传、摸底、申报、实施、协调及日常管理工作,由财政部门和产业化办公室共同对马铃薯贮藏窖项目进行检查、验收和监管,各乡镇(办事处)一把手为本项目区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各村组马铃薯贮藏窖建设和管理工作,为项目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
在项目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围绕着 “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统一标准、整体推进,监管并用、确保实效、规范管理、阳光操作”的基本原则和“提升产品品质、延长有效供给、减少农民损失、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以及突出重点,扶持优势主产区,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工作步骤,并结合扎兰屯市马铃薯产地生产实际,在吸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扎兰屯市农产品产地初级工惠民工程补助项目实施方案》,并将《方案》普发到全市各乡镇、村组、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马铃薯规模种植户手中,促使农民深入了解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的意义、目的和具体措施。扎兰屯市在财力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保证了项目工作专项经费,为项目实施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广泛宣传,提高认识
为了落实好农业部和内蒙古自治区的惠农政策,为农民在项目建设上创造平等竞争的机会,扎兰屯市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和印发宣传资料等,对马铃薯贮藏窖项目建设的意义、目的、建设规模、补贴标准等进行了广泛宣传,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利用调研之际,向村组干部详细讲解了国家、自治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的意义、目的和作用,要求村组干部入户宣传项目政策、建设要求等相关内容。对村组、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马铃薯种植大户进行了重点宣传,发放了10吨、20吨、60吨等三种规格的马铃薯贮藏窖设计视图、项目技术标准等明白纸,进一步深化了宣传力度,达到了宣传目的。由于宣传到位,提高了群众对建设贮藏窖、实现贮藏增值意义的认识,很多马铃薯种植户建窖积极性高,项目申报数量超出了预期,为扎兰屯市实施项目建设试点,和今后继续申报项目计划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走村入户、摸底调研
在深入宣传动员的基础上,扎兰屯市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通过两个多月的走村入户调查摸底,全面掌握了全市马铃薯贮藏窖的原始现状和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的建设需求情况。项目实施前,全市马铃薯贮藏能力达到3.5万吨,除几家种植大户建有标准马铃薯贮藏窖外,全市农牧民仍然使用原始的井筒式贮藏窖。由于扎兰屯市地处山区,土层薄,水位高,井筒式贮藏窖深度不够,无法解决窖内温度、湿度、通风问题,马铃薯腐烂、生芽情况严重,损失率高达20%以上。加快解决马铃薯贮藏保鲜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难题。2012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为农牧民解决了后顾之忧。经过调查摸底,扎兰屯市农牧民对建设马铃薯贮藏窖的积极性高涨,申报项目的农户已经达到1000多户,在此情况下,扎兰屯市为了发挥好此次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的示范作用,实施了对重点乡镇、重点村组的三种建窖项目进行补助,第一是由农户个人投资,以行政村或村民小组为项目统一实施单位,进行集中连片建设;第二是以马铃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项目建设单位,实施集中连片建设;第三是马铃薯种植大户自行建设等三种情况。对于申报的零散户暂没列入补贴计划。
(四)加强培训,提高技能
扎兰屯市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组建了技术服务小组,聘请工程技术人员,负责项目技术方案设计、工程建设指导、技术咨询和技能培训工作。以马铃薯贮藏窖建设项目的相关政策及技术规程为主要培训内容,采取集中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乡镇项目管理人员、项目实施单位负责人的专业技能。各乡镇(办事处)确定相应的技术机构,具体承担本乡镇马铃薯贮藏窖项目的申报、工程建设指导等服务工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实施三级指导,一是产业化办公室按照自治区农牧业厅要求,对建筑材料、建设规模、技术标准进行监管;二是项目实施乡镇指定专人,负责用地审批,掌握政策,对每个项目进行具体建设指导,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类技术问题,按要求掌握施工进度,积极有序推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建设;三是村委会适时跟踪检查,负责项目单位与上级的信息沟通,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解决。
(五)健全体系,强化监管
项目实施过程中,产业化办公室、财政局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按照自治区有关要求和项目实施方案,检查建筑材料质量、建设面积是否达标等,及时纠正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六)严格监管,强化管理
对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资金实施严格监管,财政局强化资金管理,做到奖补资金专款专用,不截留、不挤占、不挪用;对项目补助资金的使用推行公示制,做到资金使用的公开、透明;认真接受群众监督,保证了项目补贴资金用足用好,使农民受益。产业办、财政局及乡镇(办事处)人民政府均建立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台账,做到专人负责、专柜保存,档案齐全规范。在监督管理上,切实做到规范管理、公开透明,尊重群众意愿,接受群众监督。
(七)按时验收,兑付奖补
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从项目的申报、建设、验收、补助资金兑付,全程进行了跟踪管理,9月末,贮藏窖工程竣工后,由乡镇(办事处)人民政府向产业化办提出初步验收申请,产业化办、财政局会同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合进行逐个严格检查,所有项目初验结束后,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请审核。对验收不合格的,限期整改,合格后兑付奖补资金,确保了项目建设的规范、优质,在助农增收上发挥了作用。
(八)选址正确,节约财力
一是以村组为单位集中连片建设,既省钱又省力,便于管理,形成规模,有助于商家采购。二是依山建设,既保温又防水,还降低成本。
二、项目建设取得的成效
为了确保2012年项目发挥示范作用和广泛推广,扎兰屯市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按照自治区农牧业厅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谋划和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马铃薯贮藏窖)项目建设。委派项目主管领导带领项目、技术、管理人员,组织乡村干部深入村组开展政策宣传、调查摸底、项目介绍、技术培训、制定方案、组织申报、项目建设、施工监管等工作,通过积极努力,促进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2012年,扎兰屯市对所辖13个乡镇(办事处)的1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19户马铃薯种植大户实施了重点扶持,共新建马铃薯贮藏窖10吨规格的24座、20吨规格的189座、60吨规格的46座。其中,集中连片建设20吨规格的129座、60吨规格的41座。所有贮藏窖建设严格执行了自治区农牧业厅制定的标准,全部采用砖混材料,由项目单位自行组织建设。9月末贮藏窖全部竣工,经自治区农牧业厅领导视察后,按照要求,由产业化办和财政局组成联合验收组,对全市新建马铃薯贮藏窖进行了验收。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使用率达到100﹪,新增贮藏能力6780吨,减少直接损失1356吨,按应季市场价格计算,增加收入135.6万元。扎兰屯市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马铃薯贮藏窖)补助项目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建议
建议将简易果蔬冷藏库列入到扎兰屯市补助项目范围。扎兰屯市现有沙果基地15万亩,年产10万吨,是呼伦贝尔市重点产业,但沙果储藏条件差,影响贮藏质量、损失较重。在调研、搜集马铃薯加工仓储技术过程中,当地果农建议2013年将简易果蔬冷藏库也列入到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使国家出台的惠农政策覆盖面更广一些,让果农也得到实惠。
相关新闻
- 【内蒙古】丰收的内涵在“升级” 2019-09-26
- 内蒙古:山葡萄喜获丰收 2019-09-22
- 内蒙古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2018-11-28
-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排查出非洲猪瘟疫情 2018-11-23
- 内蒙古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 2018-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