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

宁夏:减少损失,增加效益 西吉县完成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目标明确

日期: 2013-07-08 15:00 作者: 来源: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 【字体: 打印本页

  2012年,西吉县农产品初加工惠民工程项目认真执行农业部和自治区农牧厅有关项目的各项要求,积极开展工作,项目进展顺利。

  一、任务完成情况

  目前,西吉县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建设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11月中旬,县农牧局、财政局共同对实施项目逐个进行了自查验收,并通过了自治区级终端验收。

  通过农产品初加工项目的实施,将有力的促进西吉县马铃薯、冷凉蔬菜的贮藏和保鲜,减少损失,增加效益。以上项目建成后,年可贮藏马铃薯1万吨,冷凉蔬菜的储藏保鲜能力达到700吨。

  二、主要做法

  根据自治区农牧厅、财政厅关于印发《2012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和要求,及早动手安排部署。

  一是成立组织,制定方案。马铃薯贮藏窖建设是一项事关西吉马铃薯产业长足发展的新工作,对于提升西吉县马铃薯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自治区文件下发后,西吉县及时下发了《关于印发﹤西吉县2012年马铃薯贮藏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制定了详细工作计划,为实施好工程项目,确保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了马铃薯贮藏窖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县长担任,成员为财政、农牧单位主要负责人。相关乡(镇)具体负责马铃薯贮藏窖建设的管理、协调等工作,有效保证了马铃薯贮藏窖及蔬菜简易冷藏库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是积极引导,加大宣传力度。西吉县农户贮藏马铃薯多以简易土窖为主,农户在贮藏观念、认识上与当前市场需求竞争还有一定差距,对此,西吉县抽调人员到相关乡镇、村进行调查摸底和宣传,正确引导,加大对马铃薯贮藏窖建设宣传力度,对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培训资料的内容进行了讲解,要求各乡镇对计划建设的专业合作社、农户名单和建设的项目类型进行摸底调查。

  三是市场拉动,促进建设。由于近年来鲜薯外销市场高价位的拉动,种植大户、合作社、协会(中介组织)对建设马铃薯标准化贮藏窖积极性较高,西吉县积极鼓励在马铃薯重点生产基地由种植大户、合作社、协会来组织实施,不突破原则集中建设,培育专业市场,扩大销售规模,从而在全县上下形成大力建设马铃薯贮藏窖的共识,促进了建设步伐,积极建设标准化贮藏窖,扎实开展贮藏窖建设工作。

  四是严格审核,鼓励建设。西吉县在实施方案确定之初就严格按照自治区要求,坚持原则,抓紧落实,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高度重视,县财政局、农牧局把此项工作放在后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工作任务,加快实施。对自治区农牧厅、财政厅《关于印发2012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进行了传达学习,对申请的农户和合作社名单进一步进行了核实,并对建设的内容、尺寸、标准等进行了培训,对不符合要求的储藏窖、冷藏库项目予以取消,对下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按照规定于8中旬前重新核实上报。

  按照方案要求,把同意建设的项目和单位录入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信息管理系统。按照程序要求,在8个乡镇和21个村,对建设项目和建设单位进行了公示,公示期间没有接到不同反映和意见。

  三、经验启示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是2012第一次实施的项目,而且直接涉及到广大农户和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在工作过程中体会到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加强领导是做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的关键。该项目涉及面广,必须切实加强领导,作为业务部门就是要向上级领导及业务部门多沟通、多汇报,让领导同志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抓,才能有力地推动这项工作开展。

  二是做好政策宣传工作,让镇村基层干部和群众明白该项目的目的、意义及建设内容、补助范围、具体要求等。

  三是摸底调查,要经常深入基层,掌握群众需求,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及时了解建设进度,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是及早培训,少走弯路。通过培训,让建设者对项目建设的内容、尺寸、标准等要求有了认识后再开始建设,做到设计、建设和使用顺利实施。

  五是农牧、财政两家配合,共同做好该项目的实施、管理和验收,是做好该项工作的保证。从项目申请表的审核开始到验收工作结束,以及两次公示,都需要农牧、财政两家共同参与和审核。

  六是规范流程,建立平台是做好该项目的载体。惠民补贴项目的实施全部网上运行,群众通过网络可以直接上网查询,使我们的服务化成了一个个具体行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

  四、建议

  西吉县马铃薯、西芹种植面积较大,专业合作社、农户建设贮藏窖及冷藏库的积极性非常高,投资较大,建议加大支持力度,推进西吉县马铃薯、蔬菜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