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超稳定结构 多渠道安置劳力
太康县地处豫东平原,全县总面积17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1万亩,总人口133万人,
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县、人口大县。粮食、棉花在全国占据一定位次。由于人口多,人均占
有量低,2001年,人均GDP不到4000元,人均财政收入不到100元,是典型的财政穷县。
在全县总人口中,农业人口有120万人,农业劳动力60多万人,富余劳动力40万人以
上。近年来,外出务工的人员有10万人。去年通过邮局汇回县内款达2.5亿元。这些人大
部分在深圳、广州等南方城市,还有一部分在郑州、北京,另外,新疆、东北也有一部分。
现在全县还有富余劳动力近30万人,需要积极引导找出路。
我认为,造成我们农村劳动力转移缓慢的原因,一是我县属于黄河文明区。主体上是农
业文化,重农轻工抑商,安贫乐道,属超稳定结构;二是城镇化水平低,城市承载能力差;
三是工业不发达,农业人口向工业转移慢。此外,还有资源匮乏等方面原因。
要多渠道安置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首先应当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组织引导农民
走出去开眼界,见世面。二是强力推进工业化进程。靠搞技改、上项目、招商引资等方法,
盘活工业存量,扩大工业总量,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步伐。三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扩
大城市规模,强力推进城镇化进程。我县今明两年总投资3.5亿元的106国道改线等6条
路改造完成后,可使交通状况大为改观,县城面积扩大到5平方公里。今年搬迁了县委、政
府机关,腾出黄金地段建设商贸城,吸引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力争用两
到三年时间把县城由15平方公里扩大到40平方公里,县城常住人口由6万人增加到10万
人,吸引农民进镇务工经商,发展集镇贸易。四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培育龙头企
业。
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拉长产业链条。今年我们发展优质小麦面积达80万亩、优质抗虫
棉60万亩,形成了粮食、棉纺、畜牧等五大加工系列,全县产业化龙头企业达60家,年产值
12.5亿元,利税6000万元。五是落实政策,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便利。
此外,希望国家也要加大对中部地区的扶持力度,在土地使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
面提供优惠政策。(作者是河南省太康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