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农安信用>技术规范
《济南市“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规划》出台
日期:2022-02-13

日前,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济南市“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解读。 

《规划》是济南市“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是未来一个时期济南市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指引。《规划》分为发展现状、总体要求、重点任务、重大工程、社会信用体系服务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保障措施六个部分。《规划》回顾了全市“十三五”时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各项重点工作进展及成效,分析了现阶段信用建设存在的问题。《规划》明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总体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高水平建设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全面提升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打造“信用济南”城市名片,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有力保障。 

《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10项重点任务,主要包括:加快信用法治规范建设、全面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加大信用信息公开力度、大力推广信用平台网站、持续拓展信用信息应用、建立健全信用承诺机制、全面推广信用监管机制、推动联合奖惩全面落地、大力培育信用服务市场、深入开展失信专项治理。通过重点任务的推进,全面实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质增效。 

《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补齐短板、重点突破、争先创优的8项重大工程,包括信用信息共享、城市信用监测、信用便民惠企、社会诚信提升、区县信用建设提升、诚信典范引领、诚信宣传教育和全生命周期信用管理。通过重大工程的实施,推动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全覆盖、嵌入式的重要改革举措,通过提出信用建设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自贸试验区建设、省市一体化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质量强市、工业强市、新型智慧城市、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安全生产管理、新冠疫情防控等19项全市重大战略、重点工作的实施路径和工作目标,为全方位打造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贡献信用力量。其中,第十四项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围绕食用农产品、农业投入品等重点领域,加强生产经营主体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的信用管理,加快建设全过程信息化追溯体系。结合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鼓励金融机构探索开发适合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需求的新型信用金融支农惠农产品和服务。第十六项服务“食安济南”品牌建设指出,建立食品及食用农产品安全信用数据库,及时向社会公布信用信息,并与相关部门实现信用数据资源共享。 

此外,《规划》从健全工作推进体系、完善督导考核机制、加强信用工作保障三个方面,全面加强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推进和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