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专报2016年第8期(总第28期)
山东省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
近年来,山东省各级农业部门坚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以促进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目标,以“一控两减三基本”为重点,扎实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率先启动实施了耕地质量提升计划。针对耕地质量下降的问题,2013年,山东省农业厅组织开展了专题调研,向省委、省政府呈送了《关于提升耕地质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调研报告,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上升为决策部署。2014年,坚持试点先行,省财政投入7000万元,在5个县实施了土壤改良修复、农药残留治理、地膜污染防治、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便治理、重金属污染修复等6项工程试点,并以省政府名义编制印发了《山东省耕地质量提升规划(2014-2020)》。2015年,投入省财政资金7000万元,在28个县市区安排实施30个耕地质量提升工程项目。总结提炼并编制印发了全省《耕地质量提升技术模式》。今年,继续安排专项资金7000万元,在34个县实施试点工程,进一步扩大了试点范围。
二是大力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按照农业部统一部署,出台了《山东省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方案》、《山东省2016-2020年化肥减量使用行动方案》和《山东省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等指导性文件,成立了全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工作组,明确各单位工作责任。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认真落实“减、退、转、改、治、保”六字方针,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等减量化农业技术,全省配方肥推广应用面积达到了4800万亩,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面积90万亩;全省建设废旧地膜回收站点100多处,推广双降解生态地膜80万亩;实现了甲胺磷等禁用、限用高度农药的有效控制;稳步推进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沼气用户达到263多万户,池容量2400万立方米,年处理畜禽粪便和农业废弃物总量达到8000多万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量7345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85%,重点区域达到90%以上;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40余处,处理能力达到了12万吨以上。
三是扎实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努力拓展农业功能。主要是集成推广循环农业技术模式,大力推行农牧业标准化生产。近年来,认真组织实施生态农业示范县项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果菜产业项目等,以秸秆综合利用、农村沼气建设、农村太阳能光伏利用、生态循环农业基地建设为重点,集成政策、集成项目、集成技术,示范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目前全省规模以上生态循环农业基地达到1500个,面积150多万亩。同时,以农业生产循环农业建设为前导,积极拓展农业生态环保、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功能,全省规模以上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到8000多家,受益农户55万户。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总要求,积极推进“一控两减三基本”,全力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在下一工作安排中,重点抓好七个方面:
一是坚持控量提效,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分区节水农业示范,完善以灌溉节水、旱作节水和水肥一体化为重点的农业节水工程措施,大力推广农田节水各项新技术新模式,提高灌溉水、自然降水的有效利用率和综合效益。到2020年,全省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4000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5以上。推广水肥一体化面积750万亩。
二是坚持减量替代,实施化肥零增长行动。树立绿色增产理念,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提高用肥的精准性和利用率。着力推广使用商品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少化肥施用量。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支持测土配方施肥整乡、整县推进,扩大配方肥施用范围,争取到2020年,全省化肥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90%。
三是坚持减量控害,实施农药零增长行动。强化高毒、高残农药源头监管,加大禁限用高毒农药清查力度,杜绝国家禁用农药的生产、经营和使用。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和绿色防控技术,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建立农企共建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推进示范基地。到2020年,全省农药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用药量减少3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30%以上。
四是坚持种养结合,推进畜禽粪污治理。统筹考虑环境承载力及畜禽养殖防治要求,按照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原则,推广有机肥还田利用。大力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持规模化养殖场配套建设畜禽粪污处理设施,搞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探索建立“企业投资、政府补贴、市场运作”的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场所和收集体系建设运行模式,到2020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达到100%,粪便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以上。全省建成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示范场90处,年处理病死畜禽能力达27万吨。
五是坚持五化并举,全面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坚持农业优先、疏堵结合、政策引导和技术创新,以秸秆还田和肥料化、饲料化利用为主导,以燃料化、基料化利用为补充,以原料化利用为辅助,大力推进秸秆还田和秸秆养畜,在有机肥生产、生物质能源、秸秆养殖食用菌和新型材料等领域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到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
六是坚持综合施策,着力解决农膜残留污染。推广双降解生态地膜栽培技术,实现地膜栽培的清洁生产,消除“白色污染”。研究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推广使用0.01mm以上标准地膜。建设废旧地膜回收站,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民捡拾回收地膜。到2020年,全省可降解地膜推广使用量占总使用量的30%以上,不可降解标准地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
七是坚持点面结合,推进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推广应用源头防控、农艺修复、化学钝化、植物萃取等相关技术,开展农田土壤深耕培肥,合理调节土壤理化性状,降低耕层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到2020年,全省污染修复区耕层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降低60%,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报送:部长、副部长、部党组成员,总经济师、总农艺师、国家首席兽医师、总畜牧师。
发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兽医、渔业厅(委、局、办),有关农业大学,各省级农业科学院。
抄送:
部内相关司局和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