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专报2016年第6期(总第26期)
江西省实施“十大行动”
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崛起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2月到江西视察时指出,“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江西省人民政府决定,实施绿色生态农业“十大行动”,打造具有江西特色的绿色生态农业样板,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强省道路,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崛起。
(一)开展绿色生态产业标准化建设行动。紧扣全省主导及特色产业,加快制修订符合江西实际的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标准,示范推广一批简明易懂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推进农业生产规范化。创建一批标准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生产设施、生产过程标准化。推动农产品加工标准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农产品分等分级。
(二)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推进行动。创建一批全省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县和绿色有机示范基地。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建立健全“三品一标”农产品信息管理数据库,推进农产品质量标识制度。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建立完善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三品一标”认证产品100%纳入可追溯范围。
(三)开战绿色生态品牌建设行动。实施“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培育战略,挖掘一批老字号、“贡”字号农产品品牌,在做大做强已有产业优势品牌的基础上,重点打造“四绿一红”茶叶、鄱阳湖品牌水产品、“泰和乌鸡、崇仁麻鸡、宁都黄鸡”等优质地方鸡品牌。
(四)开展化肥零增长行动。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力争每年推广面积稳定在6500万亩以上,技术覆盖率90%以上。实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行动,鼓励和支持应用土壤改良和地力培肥技术,力争每年绿肥种植面积稳定在600万亩以上。
(五)开展农药零增长行动。构建现代化病虫监测预警和应急防控体系,健全重大病虫害疫情应急机制。打造一批现代化的病虫害专业防治服务组织,鼓励和支持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高效植保机械,建设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区,力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35%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45%以上。
(六)开展养殖污染防治行动。认真落实畜禽养殖“三区”规划,创建一批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加快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贮存处理设施建设,重点推广漏缝地板、凹墙“碗式”饮水等新技术新工艺。加快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场和配套暂存站点建设,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市场运行机制。推进农村沼气工程建设。
(七)开展农田残膜污染治理行动。严禁使用厚度0.01毫米以下地膜,加快推广使用加厚地膜和可降解农膜。建设废旧地膜回收网点和再利用加工厂,开展农田残膜回收区域性示范。
(八)开展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行动。加快推进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加大土壤重金属污染加密调查和农作物与土壤的协同监测覆盖面。加强重金属污染源头治理,严控污染源的排放和农业投入品的乱施滥用,建立土壤污染责任终身追究机制。实行农产品产地土壤污染分级分类管控制度,加强土壤修复技术集成配套攻关。
(九)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行动。严禁秸秆露天焚烧。启动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建设,大力开展秸秆还田和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和能源化利用。建设秸秆收驻点、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点,建立健全政府推动、秸秆利用企业和收储组织为轴心、经纪人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秸秆收储运体系。
(十)开展农业资源保护行动。严守4300万亩耕地保护红线,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与保护利用,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开发工作。加快建设重点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点),加快水生生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加快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力度,逐步在“五河”干流推行禁渔期制度,提升长江江豚救护和保护能力。
报送:部长、副部长、部党组成员,总经济师、总农艺师、国家首席兽医师、总畜牧师。
发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兽医、渔业厅(委、局、办),有关农业大学,各省级农业科学院
抄送:
部内相关司局和事业单位